卓夫人说完,又有点担心孩子会不会不高兴。
谁料霆哥儿却道:“好啊,可以多住一段时日,娘也可以在那边多转转,毕竟是东昌府,应该比咱们白台州热闹。”
卓夫人眼前一亮,这个好,她可以去逛逛街市。
“这样,咱们在东昌府文家书院附近买处宅子,你爹跟我可以经常去住。”
听他娘这么说,纪霆终于知道,自家为什么在白台州州城有地方住了?
去哪读书,就把房子买到哪。
母子俩商议得很好,还跟院子里的纪老爹说了这事。
对于家里的银钱,纪伯章基本不过问,全都给到自家娘子,他自己这边有书看有字写即可。
但这次却罕见道:“去东昌府买宅子的事,要缓一缓。”
纪霆跟卓夫人都有些奇怪。
再看纪老爹的表情,有点不对劲?
等卓夫人把文家求亲的事讲了,纪伯章表情更是一言难尽。
到底怎么了。
“文家,是因为纪霆要去文家书院读书,才来求亲的吗。”纪伯章问道。
纪霆摇头:“这倒不是,他们在私塾大比还未结束时,就给家里送信,还送的急信。”
否则不可能这么快有回信。
这么一说,纪伯章更愧疚了。
文家如此待人,可他家只怕要失约。
“我也收到一封信。”纪伯章把京城的信件拿出来,直接递给纪霆。
卓夫人也看过去,眼睛带了惊愕:“国子监?”
京城国子监,这几个字出来,世人都知道是什么地方。
京城脚下最好的学校。
或者说,整个南正国最好的学校。
如果说州学那边,水平最低的夫子,也要有举人的功名。
到了国子监里面,别说教书了,能做助教,都是祖上积德。
那里是真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地。
里面不少夫子,还在京城任职。
等于说还没考上功名呢,你就有官场上的人脉。
天底下的学子,都把国子监视为最高学府。
想进里面学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里面的学生非富则贵,随便一个学生,就可能是某某公爵伯爵之事。
自己最不起眼的同窗,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权臣家子弟。
纪霆之前在京城的时候,都挨不到这群人的边啊。
这种地方,跟一个已经被罢官的纪家有什么关系?
信里面倒是说明了情况。
说是皇上想要整顿国子监的风气,故而从全国各地挑选秀才举人,前往国子监进学读书。
信里表达为这个意思,却不能直白说出。
信里只讲,以天下英才,充实京城国子监。
则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量材录用。
彰显天子不拘一格,心系天下学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