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文章,怪不得那学政没有打压。
毕竟以此文笔,以此气度,若做不了案首,文夫子跟纪伯章都会直接写文怒斥的。
文夫子就算了,要是纪伯章动了笔杆子,连首辅都能气得够呛,何况什么学政知州。
归根到底。
还是纪霆的文章好。
否则不会这么服众。
从他努力读书开始,就为家族争了无数脸面。
这次凌家上门退亲,能有如此结局,也多亏了他。
最主要的是。
谁都能看出纪霆的天分。
一年的时间就有如此成绩。
再多学几年呢。
他的成就,绝对不止举人。
纪家,大概率会再出一位进士。
文夫子跟文一文二感慨时候,突然道:“不好。”
怎么不好了?
老爷您又教出一个这样好的学生啊。
文夫子道:“这么好的学生,州学肯定会抢着要。”
去年特招学生去州学,让学政跟知州闹了笑话。
这次肯定会弥补过失,把这个天才学生留下来吧?
他们都点了纪霆当案首,明显想告诉当地士族跟秀才生员们,他们这些做长官的知错就改,更能做个表率。
他们是做表率了。
那文家书院呢?!
不好,他的学生要被抢!
等纪五叔的书信送过来,更证实了这一点。
说纪霆的文章被州学所有夫子夸赞,日日都有人相邀讨论诗词歌赋,笔墨文章。
还说知州学政多有夸赞,还说他应当去州学读书才是。
不过纪霆都没松口,只说要回家跟家人商议。
文夫子叹口气。
他要是强行开口,纪霆大概会去文家书院读。
可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学生要是再不去州学,就真显得不知好歹了。
难啊。
自己的学生太抢手,确实太难了。
算了。
人家州学的夫子,确实也不错。
而且乡试就在白台州州城考,他留在读书,是最好的选择吧。
事实上,纪霆却不这么想。
他跟五叔寄回家的信件,并未说实情。
毕竟信件不大保险,有什么话,还是回去再说。
当然在州城自家宅子里,他跟五叔还说了实话:“我不想去州学读,不是因为老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