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原因,大家都懂的。
纪霆是被他爹连累,所以才成了县令的“绊脚石”。
虽说有县令跟教谕撑腰,其他人也不敢说什么。
可因为这件事成为县令手里的武器,还绝对不能去州学读书,这对他来讲,太不公平了。
纪海是有些嫉妒大伯跟霆哥儿的天赋。
可天赋被这样用,还是让他生气。
在衙门处理事情的时候,听到县令手底下的书吏得意洋洋这么说,让他差点骂出声。
他弟弟被家里连累,所以不能去州学,就让你们这么高兴?!
那是州学!
去那读书虽不见得比文夫子更好。
可这份荣耀,也是多少学生得不到的。
更别说,去了州学,天地会更宽广。
听到纪海愤愤不平,家里长辈也是诧异,里面竟然是这个原因。
谁料大房纪伯章,甚至卓夫人,都是一脸了然的样子。
他们到底是从京城回来的,多半已经猜到。
而被埋没的纪霆本人,更是笑着安慰大哥哥:“海哥,不过是个州学读书而已,这又有什么了。”
“不去州学读书,还能考上功名的,大有人在。”
“我爹能考,我怎么不行。”
纪霆说完,大家想笑又不敢笑。
谁家好儿子要跟自己爹比啊。
纪伯章瞪他一眼。
纪海却道:“可大伯当年去了嵩阳书院。”
那地方很好的。
“要不,咱们再找找机会,去那边读书。”纪五叔也道。
谁料话音还没落下,就被急忙赶来的文夫子喝止:“不行!”
“绝对不行!”
文夫子这么着急,自然是看完三个孩子的文章。
那县学摸底到底也不怎么正式,他托着文家人的面子,让文一去抄录一份。
看完之后,正好收到自家的回信,急急忙忙赶来过来,就听到纪家人想让纪霆转学的消息。
这怎么可以啊!
去什么嵩阳书院!
去他们文家书院啊!
可他这话又到嘴边,却未说出,应该还不到时机。
只是这会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文夫子刚要讲,就听纪霆道:“五叔,海哥,我真不想转学了,文夫子很好,现在家学把基础打牢吧。”
纪霆并非无缘无故这么讲。
他认真分析过自己的情况。
虽说他写文章有几分本事,可基础知识不算牢固,他爹书房里的书,他看了还不到一半。
再者,现在有文夫子教学,他爹改文章,已经够他学的了。
老师不是越厉害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