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进度比不上三哥哥,但也是有进步的。
九月初,纪霆还没睡醒,就听下人传消息,说五婶生产了,是个女孩。
五婶当场哭了很久,五叔进产房安慰许久,这才安抚住五婶的情绪。
纪霆听着这话,微微叹气。
哪有事事如愿的。
三房五婶指望自己生出嫡子,好稳固自己位置,才能安心。
二房的大哥哥纪海,觉得自家房里没读书人,同样不能安心。
他们大房?
大房已经在谷底了啊。
毕竟跟首辅吵架这种事,很难再有起复的机会。
而大房,或者说他娘的希望就在自己身上。
虽然娘没说,可她自幼在京城长大,怎么会不想家。
可娘从来没说过一句苦,一会照顾他,一会还宽慰他爹,好像永远不会疲惫一样的。
他不能只享受这份好处,而不承担责任。
纪家又添了人口,自然是喜事一件,也算让家里重新有了喜气。
只是五婶自己没有大办的心情,只让娘家来人看
了看,等百天再请亲近的人过来吃酒。
让五婶没想到的是,娘家也推脱说有事,这次倒是来人,百天就不再过来。
消息传到其他各房耳朵里,自然知道怎么回事。
如今纪家的情况,谁都要躲着走。
好像说首辅又得重用,他的儿子被派去巡盐了。
这样重要的差事,给了首辅儿子,可见皇上的看重。
越是看重首辅那边,纪伯章这里更无希望。
还有人道:“看私塾大比,以为纪家会起来呢。”
这话还不是旁人讲的,正是私塾大比上,对纪霆颇为赞赏的县令所说。
小小的宜孟县,几乎一天时间,这话就传遍了。
各家看着脸色都知道要怎么办。
一直到九月份,文夫子已经在考察纪霆诗经礼记里的内容了。
跟其他书籍一样,先背默,再理解意思,然后看相关书籍,补充知识。
这些事说起来简单,但实际行动起来,却极为困难。
单是看着摆在那的书,就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纪霆也不贪多,一本本书地啃。
额外还要写大字,练小题保持手感。
用他的话说:“不学习,那干什么啊!反正又没事情做。”
就连小五纪风都抬头看了看三哥哥。
说好的你是纨绔呢,这一点也不纨绔啊。
纪霆这话也没错。
古代娱乐设施又少,出门闲逛又容易碰到嘴碎的人。
就连五叔那样经常喜欢往外跑的人,如今也是经常在家带小女儿,就是不想听那些闲言碎语。
搞得他们纪家马上就要败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