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晴纪雨也是若有所思。
如果说珂表妹早就说好要走,大家心里还有准备。
那二姑姑家的沁表姐跟栋表弟要走,则有些事发突然。
具体原因未说,多半还是怕被纪家连累。
纪霆地底下听母亲说了一嘴,好像是沁表姐未婚夫家不愿意。
那二姑姑家就索性把他们俩都带走了。
说起来,想要过来求学的是他们。
京城传来纪伯章得罪首辅的消息,唯恐避之不及的也是他们。
如果说纪伯章刚回宜孟县的时候,大家对他们家还有些希望。
毕竟他这个年纪,京官做到正四品,已经很得皇上信赖了。
所以随时都可能被皇上召回。
然后纪伯章的独子纪霆,又有非同一般的天赋,更让大家放下忧虑。
直到唐家带来京城的消息。
纪伯章是跟首辅吵架,从而被罢官的。
之前就说了,首辅门生故吏极多,还有点大家没提。
那就是,皇上都是首辅的学生。
得罪皇上的老师,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故而到了现在八月份。
宜孟县各家琢磨出味,对纪家也开始不客气了。
这么一想,热热闹闹私塾大比,好像过去很久了?
纪霆摇摇头。
家学从九人变成七人,再变成五个人,难免影响大家心情。
可纪霆并不管那么多,直接铺开自己的计划表。
四书全本他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其中解意也已经明白的七七八八,随便抽一道题,也都能答的差不多。
可这样远远不够。
他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行。
在进行四书最后的练习时,还要翻开五经看看。
科举考试,学生要通读五经,但精读只选两到三本即可。
所以等他四书最后的知识点收个尾,这边五经也要提上日程。
都已经八月份了。
距离明年的童试,还有六个月左右。
六个月的时间。
纪家还等得起。
不过即使纪家长辈们,努力粉饰太平。
小辈们还是能感受到压力。
尤其是偶尔出去买点笔墨纸砚,难免会碰到县里的学生。
大家所聊之事,也无非是哪家谁谁做官了,哪个学生写了好文章好诗词。
又或者是宜孟县六家的八卦。
纪家,一直是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