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特意换了身更素净的衣裳,甚至胡子都整理了。
不过那副严肃的面容,似乎更加严肃,他手里还拿着小六纪雨,小七纪晴的课业。
那课业上满是圈点,可见批改之人的不喜。
小七刚捂住眼睛,就听大伯道:“以后便是我来给大家上课了。”
“讲堂里,称呼我为纪夫子即可。”
至于自我介绍,就不必了。
一般来说,夫子肯定会把自己过往经历,科举之路,当过官的,还会谁自己最高官居几品,以及教过多少学生,认真说说。
这既是告诉学生,自己有真本事。
也是让彼此熟悉。
可他们之间,肯定不用。
所以这一上来,就要教书了。
纪伯章确实有准备,他这几日闭门不出,基本也是在做这件事。
他要按照书本上说的,因材施教。
所以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不同的课程。
像纪霆,纪风两人,有一套方案。
纪阳纪雨,则为一套。
七妹纪晴指了指自己:“大伯,我呢。”
“纪夫子,我呢?”纪小晴赶紧改口。
“你,单独一套。”纪伯章道,“我会单独教你,尽快赶上他们四个的进度。”
啊?!
不要啊!!!
她不喜欢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好像挺合理的?
就连纪霆也觉得,因材施教,是个好办法。
纪家家学又有了读书声。
消息传到各房,大家反应不同,却都觉得可行。
还要是大伯,读书厉害,教书也厉害。
就连纪家两位出嫁的姑姑,也都回来看看情况。
她们两家的几个孩子同样在读书,不过只是在普通私塾读。
倘若家学好,肯定想送过来的。
家里肯定不会反对,纪伯章本人也直接点头。
反正现在看来,纪家家学情况极好。
有榜眼教学,这还用说?
可在其他人读书,纪夫子去教小七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纪伯章深吸口气,指着《神童诗》道:“劝学第三首,再背一遍。”
小七一脸迷茫。
劝学第三首,哪一首?
共计十四篇劝学诗,谁知道第四是哪个。
十一岁的纪小晴咬咬牙,闭着眼随便背了首劝学:“少小须勤学。”
她一开口,纪霆,纪阳,纪风,纪小雨齐齐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