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捕头晓得她的用意,让他去震慑那些不怀好意的登徒子。
他点了点头:“行,明日我会过去。”
第122章
年三十,陆鸢和老太太去菜市买菜,便看到公署捕快和护城军,押着一行精神萎靡的山贼入城。
用绳子拴着,一条行伍,长长地不见尾。
陆鸢没仔细打听,所以只知道是胜了,不知什么情况。
这么多人,可是直接把山贼的老巢都给剿了?
等祁晟下值后,陆鸢才仔细问他是怎么回事。
祁晟道:“几个被剿过的寨子,剩下的一些余孽,联合在了一起,又重新组了一个新寨子。”
“这些人是半路聚合,没有什么义气和默契,所以只能算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陆鸢想了想,道:“不对呀,既然不堪一击,那你们怎么去了差不多一个月?”
祁晟:“我们这正打着这个寨子,别的地方趁着大军在别处,顾不得其他地方,便趁机作乱下山强抢。”
“杨大人直接就把这地方交给了周副将,随即领着一支旧部去剿匪。”
陆鸢懵了一下:“咋又扯到旧部了?”
祁晟笑了笑:“杨大人以前是行伍出身,自是有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被下放后,就有一些兄弟离开了,来投奔他,也就是最近的事。”
“虽然只有几十人,但每个人的身手都极好,与山贼比起来,以一抵五不成问题。”
现在世道偏太平,十年来没有外敌来犯,所以朝中便渐渐的重文轻武。
有些武将没有功绩,也一直止步不前,但凡犯了错,被贬职或降职,就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杨县丞先前到底犯了何错,也不是陆鸢等能打听的。
陆鸢道:“难怪了,这么多人,好似敲不到头似的。”
祁晟:“大概有五百余人。”
陆鸢道:“往前一年再加上这一回的剿匪,都剿灭了也有千数人了,岭南境内,以广康为中,周围的山寨寨子,估计也没剿得差不多了吧?”
祁晟点了点头:“也差不多了。”
陆鸢:“这地方官两年一换,杨大人到了七八月份,是不是就得被调走了?”
聊起这个话题,祁晟也沉默了。
好半晌后,他才道:“若是杨大人被调走了,我估摸着也会离开公署。”
毕竟现在他的月俸走的是杨县丞的私库,若是继续在公署,换了一个上峰后,月俸估摸不到两贯钱,这是其一,其二则是新县丞未必会留他。
陆鸢:“你若是习惯了在公署做活,不想离开,钱少些也无妨。”
祁晟笑了笑,道:“再看吧。”
吃了年夜饭后,祁晟也还是不能陪妻儿长辈守岁,还是得去公署审问犯人。
匆匆赶到公署,便见嵇捕头也匆匆赶来,身上还带着些许的油烟气。
祁晟问他:“晚饭在哪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