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摄政王逼我当皇帝娶她 > 7080(第40页)

7080(第40页)

这论的标题是——《斥王道论》

作者叫沈庚戌,庚戌是六十甲子中的一个,代表着对方出生的年份。

这是个化名,意思是作者是一个庚戌年出生的姓沈的学子。

谢煜下意识地算了一下,发现这个人和沈长胤出生在同一年,却丝毫没有将这个人联系到沈长胤身上,只是感慨一下巧合而已。

毕竟庚戌年出生的姓沈的人多了去了。

而且沈长胤的字是细长劲瘦,锋芒毕露的,与她这个人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温和迥然不同,这个作者却写得一手标准、秀丽的楷书。

谢煜在心里算完了此人如今的年龄,才开始看策论的具体内容,越看越心惊。

秀丽温和的楷书下,藏着的是残酷严密的逻辑。

这篇策论当然也是旁征博引,但其中隐藏的态度却是作者独有的。

这个作者认为所有鄙夷酷刑、提倡王道的人都只是从国家的声名、威望角度出发,却从来没有给国家带来实际的好处,而酷刑却真的能够得到情报,实现对敌人的威慑,带来真切的胜利与更少的伤亡。

不过作者也认为,即使是酷刑审问,也是需要技巧的,应当专门成立一门审讯的技术,培训专门的审讯负责人,避免审讯者其实并不打算获得情报,只是使用酷刑对战俘进行泄愤这样情况的出现。

也强调一旦获得了情报,就不应该再继续使用酷刑。

简单来说就是,科学酷刑,只要有用就行。

当然,文章中并没有直接使用‘酷刑’这一说法,而是更委婉地使用‘严审’这个词汇。

谢煜饶有兴趣地读完了,觉得有点意思,这个人的思想虽然尚且稚嫩,但沈长胤一定会喜欢。

只是她并不同意这个人的说法。

她背后背着细长的鱼竿,戴着草帽,以一个滑稽的形象走进了茶楼里,“老板,给我点纸和笔。”

她就这样坐在一楼大堂一张简易的桌子旁,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页纸,也不旁征博引,就只是举例与论证,写完了之后将这张纸贴到了那篇酷刑策论的旁边。

她头戴草帽,没有注意到从自己走进茶楼开始,二三楼几个正在清谈的学子就被她吸引了注意力。

但听见她说她要写一封策论,驳斥那篇《斥王道论》后,更是对这样一个形貌古怪的人嘲笑起来,笑她的不自量力,又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在人群中间的一个青年。

她就是那篇《斥王道论》的主人。

青年二十出头,容貌极其迤逦秀美,只是被严肃的脸色压着。

她衣着朴素,身形瘦弱,虽然明显能够看出来经济条件比周围的所有学子都差,却隐隐是周围学子的核心人物。

“沈姊,你就要这样容忍她吗?”有年纪小的人,心直口快地说。

姓沈的青年静静地望着下方那顶晃来晃去的草帽,没说话,只是冷笑了一声。

等草帽青年写好了策论,将纸贴到《斥王道论》后,众人都听到了外面传来的骚动。

她们等了等,姓沈的青年终于起身,“去看看。”

一行学子来到了公告板前。

发现‘草帽女’刚贴上没有多久的纸条就已经被画上了不少玫红色,一看就是那些支持王道论、不提倡严审的人画的,她们这群人被压着很久了,好不容易看到一篇写得不错的策论,就一窝蜂地支持起来。

这群支持酷刑的学子们面带不屑地看着这篇新策论。

这么短,一看作者就没有什么经史素养,还想辩赢沈氏?

可看着看着,众人的脸色却都严肃了起来。

这篇策论并不故弄玄虚,只是开篇直抒胸臆,驳斥沈姓青年的策论。

《斥王道论》说王道无用,酷刑有用。

这篇策论上来便说,酷刑才是无用的,反而是缓和政策,偶尔会有用。

她极为不留情面地说,认为酷刑之下必定能够问出真相,是一种一厢情愿。

她也举了个例子,比如说现在一桩杀人案有甲乙二人两个嫌犯,甲是真正的凶手,但主审官不知道这件事。

主审官给甲乙二人都上了酷刑,并且都执行了‘不招供就不会停止上刑’的策略。

草帽女说,这种做法势必会导致甲乙两人都会承认自己是真正的凶手。

草帽女说,酷刑有用论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痛苦折磨的恐惧超越了对死亡本身的恐惧,在这种原则下,甲乙二人不招供就会一直被上刑,所以甲乙二人宁愿招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