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手中杯盏险些落地,诸葛亮看向刘备,唇角刚弯起喜悦,眉间却又凝上惊恐。
nbsp;nbsp;nbsp;nbsp;刘备霎时明白了,大步走下案台,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可是有了喜讯?快去!快去!让子龙护送你连夜就回去!”
nbsp;nbsp;nbsp;nbsp;主公的手温暖而坚定,诸葛亮这才觉得心下安定了些,站起身匆匆与众人作别。
nbsp;nbsp;nbsp;nbsp;临过门槛时,他踉跄了一下,差点儿绊倒在地,幸而被子龙一把扶住。
nbsp;nbsp;nbsp;nbsp;关羽叹道:“从未见军师这般慌乱过……”
nbsp;nbsp;nbsp;nbsp;刘备跟着追出来,亲自吩咐安排护卫、车骑。
nbsp;nbsp;nbsp;nbsp;诸葛亮匆匆道谢,心下早已乱作一团。
nbsp;nbsp;nbsp;nbsp;三国故事里,他那个名唤诸葛瞻的儿子出生时,他已四十六岁了。
nbsp;nbsp;nbsp;nbsp;这个未得到记载的孩子,会顺利安稳地来到这个世上吗?
nbsp;nbsp;nbsp;nbsp;他的妻,会很痛吗?会……
nbsp;nbsp;nbsp;nbsp;第118章我们的孩子
nbsp;nbsp;nbsp;nbsp;暮春的夜风,仍带着三分寒意,冷月高悬,树梢时而传来一声鸦叫。
nbsp;nbsp;nbsp;nbsp;诸葛亮纵马飞奔,沿途树木仿佛一排排的兵士,嗖嗖地大步后退。
nbsp;nbsp;nbsp;nbsp;他骑的是一匹乌云踏雪,奔跑了半夜,鬃毛被风吹得凌乱,马鼻喷张,呼呼地喘着粗气。
nbsp;nbsp;nbsp;nbsp;“军师!”赵云骑马赶上,劝道:“临出门时,主公专门交代行路要小心。如此崎岖的夜路,最易滑摔,咱们还是略行慢一些吧!”
nbsp;nbsp;nbsp;nbsp;诸葛亮微拉马缰,黑马的脚步缓了一缓,他看向头顶的黑鸦,沉声道:“子龙,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女人生产时相当于一只脚踏进鬼门关。”
nbsp;nbsp;nbsp;nbsp;赵云俊脸微红:“军师,我还没有妻室呢!”
nbsp;nbsp;nbsp;nbsp;“是啊,我也是第一次做父亲!”诸葛亮哀然一笑:“可当年母亲生三弟的情形还在眼前,岂能不忧虑?”
nbsp;nbsp;nbsp;nbsp;他叹了口气,双腿轻夹马腹,马蹄眼花缭乱地交错,继续飞奔向前。
nbsp;nbsp;nbsp;nbsp;赵云不再开口相劝,只紧紧相随左右。
nbsp;nbsp;nbsp;nbsp;黄家的男人们都站在院子里,来开门的是刚满八岁的小邓艾。
nbsp;nbsp;nbsp;nbsp;他名义上是诸葛亮的弟子,但诸葛亮出山后,日理万机,很少回来,并没有实际教授过他。
nbsp;nbsp;nbsp;nbsp;这些日子,一直是宝钗在教他读书。
nbsp;nbsp;nbsp;nbsp;看见小邓艾,诸葛亮的鼻尖微微一酸,读完三国故事,他才明白妻子为何一定要替他收下这个弟子。
nbsp;nbsp;nbsp;nbsp;将未来为蜀汉敲响丧钟的人,提前收入囊中,是为将来多加一层保障。
nbsp;nbsp;nbsp;nbsp;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nbsp;nbsp;nbsp;nbsp;诸葛亮摸了摸小邓艾的脑袋,快步行入院中。
nbsp;nbsp;nbsp;nbsp;小邓艾受宠若惊,待人走远,才嘣出一句:“先,先生!”
nbsp;nbsp;nbsp;nbsp;先生已经走远了。
nbsp;nbsp;nbsp;nbsp;随后进来的赵云呼噜了一把他的头毛,对他温柔地笑了笑。
nbsp;nbsp;nbsp;nbsp;然后,他就站在大门口不动了。
nbsp;nbsp;nbsp;nbsp;女眷生产,赵云须得避嫌,但走得远了,又怕军师需要时听不到呼唤,门口刚刚好。
nbsp;nbsp;nbsp;nbsp;英姿勃发的白衣将军,如一把利剑矗立在篱笆门外,鹰一般的眼睛扫向高树之上。
nbsp;nbsp;nbsp;nbsp;林梢的黑鸦霎时受到震慑,停止鸣叫,扑朔朔飞走了。
nbsp;nbsp;nbsp;nbsp;小邓艾微微张大嘴巴,好男儿当如是啊!
nbsp;nbsp;nbsp;nbsp;诸葛亮已至黄承彦面前,屈身跪下,紧张得语声都有些僵硬:“小婿来迟,内子,内子还好么?”
nbsp;nbsp;nbsp;nbsp;黄承彦扶住他,温声道:“恐怕还要再等,羲和当年出生时,你岳母痛了三天三夜呢!女人生孩子的事儿,说不准。”
nbsp;nbsp;nbsp;nbsp;他回头向儿子黄晷道:“羲和,带孔明到书房去歇息!”
nbsp;nbsp;nbsp;nbsp;黄晷从厨房里钻出来,露出一点儿勉强的笑意,又回头督促黄岩:“再多烧点儿热水,柴还够吗?不够再唤我上山去砍!”
nbsp;nbsp;nbsp;nbsp;诸葛亮止住他:“不用去书房,我就在院子里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