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 第162章 第 162 章(第10页)

第162章 第 162 章(第10页)

金常明张大了嘴听完,“啊”了两声,忙一迭连声去了。四爷笑着进屋,对性音取笑道:“到底你们不如隆科多和邬先生。什么时候学会瞧爷的脸色说话了?”高斌和饽饽低头笑着,性音摸着光头憨笑道:“四爷身上威压大,我们有点怕你是真的。”

隆科多矫情地哼哼:“我也怕那。没看我听四爷询问,才敢说话?”

四爷:“……”

李卫和冬华一前一后低着头进来了。冬华脸色煞白,瑟缩着跪到一边,深深垂下了头,一一眼不敢看人。李卫一瘸一拐的,也没了平日嬉笑顽皮模样,趴着磕了头,说道:“四爷,我对不起四爷,任四爷怎么处置都没怨言,只冬华,求四爷……是我勾搭的她,害了她……”说着,两眼已蓄满了泪,在眼眶中转悠了两圈,早滚珠儿般落下来。

“挺般配的一对儿嘛!”四爷微笑道,“就是私自相配,有点坏爷的名声,所以我要开导你几板子。”冬华趴在地下,眼泪成串儿往下落,入府来耳濡目染,深知四爷治家之严,听着这淡淡的话音,越发唬得浑身发抖,连连在地下磕头,抽泣道:“爷……王爷……是我……不成人,做出这没脸的事……我情愿死……”

四爷大笑起身道:“好一对患难有情人!爷焉有不成全之理?你们犯家法,爷不能不揍,你们有情,爷自然叫你们成眷属,平过,如何?”

众人听着四爷这话,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对视着忍不住笑。李卫和冬华满脸泪光,诧异地抬头看着四爷,竟一时揣不透四爷的意思。

“李卫,”四爷笑容满面,问道,“你有字吗?”李卫一愣,忙道:“父母去世的早,没有长辈给取字……我这两年琢磨了好多字,清廉、忠心、能干……县衙的幕僚们都说不能用,戴铎也说不能用。年羹尧还笑话我……”

话没说完,隆科多邬思道性音几人已是笑得透不过气来,四爷笑得流出眼泪来,半晌才道:“有趣!毕竟不够清雅。从今往后,你就叫又玠,玠,礼仪之玉器也。你既要保持你的灵性优点,又要做一块人间玉器……冬华这名字就好,和之前出嫁的春华、秋华,现在的夏华是一起取的,不用改了。跟着爷好好办差,都不会亏了你们!”

“四爷!”李卫两眼睁得虎灵灵的,“您还要我?”

四爷笑谓隆科多和邬思道:“听听这小李卫的话!既进爷的门下,生是爷的人,死是爷的鬼!爷看人最重心,你不过天真无知犯过,怎么会不要你?你在四川做得好,吏部的考评爷都看了,前儿吏部富宁安说爷的门人都是好的,问有没有要荐的人,将来有缺儿出来就给安排。我看你们就都满合适,高斌、王之鼎……有机会都趁年轻历练,将来不定还要做到封疆大吏呢!”

李卫先还怔怔地听,至此再忍不住,“呜”地放声大哭,只是磕头,一个字也说不出。

几天后吏部票拟下来,李卫获得“上等”考评,自到吏部领了奖励银子和赏赐、换一身簇新的补服,戴着素金顶子引见下来入府拜别四福晋。此时四爷府经一番宣传,都知道李卫和冬华相知相许生死相随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上上下下喜气洋洋,一派祥和之气,见李卫在地方上做官也是好评,真有希望做封疆大吏的样子,府里丫鬟婆子们拉着冬华轮流做东道儿相请,足足热闹了几日。

四爷又接见了李卫,着实叮咛他“办事宜勤,报皇上以公”也不尽细述。按李卫的想头,怕高斌王之鼎等人心里不受用,还想抚慰几句,不料王之鼎却笑道:“李县令你只管回去四川吧!我这里的差事和你的一样要紧呢!知道为什么四爷调你去四川做县令?我告诉你,为什么叫你四川去?就为年大人在那儿,盯着他别叫他有外心,更不能走了歪道儿,就算办好了差!和你的冬华快上路吧!”

说得李卫一摸头,笑道:“王哥儿不说,我还真的不得明白。怪道的这次进京前戴铎说,多长心眼,无论是外人自己人,大事小事都得告诉四爷老人家——四川的‘自己人’可不就一个年羹尧?”

李卫在雍亲王府又盘桓了三天办了婚礼方辞行南下。自他去后,雍亲王府的丫鬟们都精神气儿高了一头,冬华身为四福晋的大丫鬟,出身包衣旗中等人家,配李卫一个县令绰绰有余,并没有多大的羡慕。可是这是爱情啊。爱情,多么要人向往的美好。四爷四福晋管家严格,但其实很重情意,遇到真心相爱的,并不是一棍子打死,虽然爱情距离他们很遥远,他们自觉生活美满也不想去追求,但这要他们都好像自己是李卫、冬华一般的脸生梦幻的红晕。

幸好四福晋管家严格,外院金常明、苏培盛等人都是得用的,内院孙嬷嬷、新提拔的大丫鬟知秋、知春等等,都能干。内外相济,便显得颇有条理。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眼见过六月六洗晒节,七夕节将临。因这年是千古未有的蠲免天下赋税,真个四海同庆,神州共欢,朝廷又下旨大哺天下、凡六十岁以上老人都有醴酒胙肉之赐,更似鲜花着锦一般,自打过端午节到七夕节,四九城满城不断声的爆竹烟火。胤禩主动协助礼部,胤祉领着两个弟弟坐镇翰林院,都为了皇父即将到来的六十大寿兴冲冲地操办着,管好小报的同时卖力地宣传着,整个北京城遥望如银山火树,兰麝伽南馥郁氤氲,游人彻夜不息,京华金吾不禁。自大清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热闹排场。

七夕节的下午,四爷在宫里请安归来,在万福堂见福晋、年侧福晋等人并女孩子们都在准备拜月、投针验巧、喜蛛应巧……男孩子们跟着哥哥在泳池游泳玩水玩磨喝乐,受了家人们的礼踅过如意斋来,却见邬思道、性音、文觉几个人兀坐凉席上正在说笑。一脚跨进门便笑道:“你们倒清闲自在!这段时间四九城人的骨头都酥软了!虚糜财赋,暴殄天物,老三卖力,老八跟着闹腾!”

“四爷做事,其他爷们花钱,各得其乐,有什么不好?”邬思道笑道,“我们昨晚一起出去看了看,鲜花着锦,真到了盛世来临的一天了——四爷请这边坐,凉快些。”

四爷因挨着邬思道上首坐了,王之鼎麻利地过来给扇扇子,说道:“每个节日都没有七夕节来的欢庆,今年尤其略放纵一点,又热闹得不堪。我过来时几个下人房里都唱《诗·周南·关雎》,还说起来高斌——金常明也不知到哪里喝酒了,就是高兴,也得有个分寸,也不管管!”

苏培盛给四爷捧过茶,仍旧一脸喜庆的笑儿,说道:“高斌说陪着母亲夫人去状元楼拜月,但我们都猜测不是。听说他在外头养了个娘子,大约钻热被窝儿去了。”说着把一沓子请安帖子递过来,又道:“这是各个地方用驿传送来的,还有年羹尧戴铎李卫的。我想着四爷回来必定先来这儿,就带来了。”

“高斌养了外宅?爷怎么不知道?”四爷一边拆着请安帖子看着,说道:“回头王之鼎悄悄打听一下根底,告诉我。”说罢便皱着眉,“七夕节也给爷请安?是不是都听说了李卫娶媳妇的事情?”一封一封倒着手看,看着看着,突然“扑”地一笑,将一叠子厚厚的信纸递给邬思道等人:“你们瞧瞧,年羹尧寄来的,李卫断案如神。”邬思道接过看时,前头是“恭请四爷大福大贵大寿”的话头,后头直接是信。

会禀四爷,奴才这里的师爷没个好鸟,奴才回来后发现好几件错事,统统撵他们卷铺盖走人,只留了个外号“驼背”的师爷帮办衙务。又,这里的土司富家老爷们也都是混帐。奴才叫他们按地亩出钱粮,他们就是想办法磨蹭,“就等我这个好县令被调走”,咬牙熬着等奴才高升那。这里的学生有些也是混账,张口书画闭口斯文,还说奴才大字不识。奴才想办法整治他们,他们能耐大着,给告到省里,亏得给年羹尧按住了。奴才想四爷,冬华给四爷和福晋做了两双鞋,顺信送去。又告四爷,年羹尧阔气得紧。

邬思道看着想笑,不知怎的却笑不出来,性音和文觉在旁看了却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四爷将这一叠请安帖子塞进袖子里,叹道:“四川土司多,且都有家丁护卫士兵很不好整改。年羹尧信里说,李卫办案做事无不及人处,却是任性。但非常适合四川的环境。……亏得这几件事情没有闹大,弄到吏部,不知又生出什么事呢!”

性音抽过一张信纸,看时,却是一张李卫断的案子。

县里有一个土司,别人都称他叫百万两富翁土司。他有个女儿叫金姑,一天,金姑遇到了和尚定慧,两人相见恨晚金风玉露一相逢。第二天,在寺庙旁边,乡亲们早上从井里打水,捞出了一个和尚的头!奴才巧断案,原来是张百万发现他们有染,怕影响家里声誉,派人去杀了和尚。

看这么一件案子,真是断案如神了。又取过文觉手中纸张看时,是李卫判断一件“行医大夫父子被杀”案,上头写着:

隔壁县出来一桩姓鞠的行医父子被杀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上官下令在两个月内逮捕凶手。那知县的属下陈老伦,去死者家里调查,看中了死者鞠公子的妻子周氏并娶了她。眼看两个月就要到了,那县令老兄非常着急,陈老伦想出了一个恶毒的计划,诽谤死者鞠老头的妻子向氏与他人通奸,然后情夫杀死了鞠老头和他的儿子。并且让周氏作证,周氏听了。

那县令老兄判了向氏死刑。上报上去,上官发现问题要重审,凶氏被打了板子不治疗一步一跪来求奴才喊冤。奴才不忍心,就插了一手,结果发现真正的凶手是路过借宿的赌徒陈龙要抢劫不成,杀了善良的父子两个。现在周氏,陈老伦,陈龙被一起判刑。

另外还有几篇,也都是说理明白,文字顺畅不少,应该是驼背师爷代写的。

“是爷叫年羹尧留心他的政绩的。”说笑了一阵,四爷低头叹了一声,又道:“李卫得罪了当地土司士绅,一腔不忍,越庖代俎管了隔壁县的案子,……这些东西,恐怕免不了老八他们手里也有。不知道哪天,对爷抛出来,就笑不出来了。”

文觉和性音听了都不吱声,邬思道咬着牙微笑沉思,说道:“无碍。明儿四爷把这几篇东西拿给皇上看,就说是奇人奇事儿,讨皇上一乐儿。”

四爷正要说话,一抬头见弘晖带着一个一脸喜庆的老头子进来,仔细看时,竟是南京织造曹寅,顿时大吃一惊,笑着站起身道:“是曹美老头子,您几时回京的?”又嗔着弘晖:“怎么就不知会一下?”

曹寅笑道:“曹美老头子可不敢擅自来府里!四爷想都想不出是谁来了呢!”

众人正惊怔间,便听外头有人笑着漫步进来,一头走一头说道:“是朕不许他们通报的。你们私下里说话,要讨朕一乐儿,是什么笑话呀?”

“汗阿玛!?”

四爷惊得目瞪口呆,痴痴地看着,果见傅尔丹隆科多郭木布等几个侍卫次第进来,方苞挑帘,康熙已笑容满面出现在如意斋中。众人恍若梦中,木雕泥塑般愣坐片刻,突然一时都清醒过来,连邬思道也双手一撑离了凉席,俯伏在地,叩头呼道:“皇上!”

“不要慌张嘛。”康熙头上戴一顶黑色瓜皮帽,通身上下青缎袍褂,要不是腰间系着二龙戏珠明黄荷包,一点也看不出帝王气派。见众人慌得手脚没处放,十分随和地抬手笑道:“都起来,依旧坐着才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