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的经历在凌燃的行程里只是很短一个插曲,他也没放在心上,没几天就启程回了国。
一切都如陆觉荣所料的那样,冰协那头牵头,给他开了一场很体面的表彰会。
没有邀请记者,却是在集训中心的礼堂里,召集了所有集训中心的队员。
不止是花滑,连速滑什么的队员都喊了来。
就连抱病在身的楚常存都特意赶了来,坐在台下目光炯炯地看着少年挂着叮叮当当的好几枚金牌,站在台上,一字一句地做着汇报。
稿子是凌燃自己写的。
内容很比较简单,本质上就是把他日常写在语文作文里的句子组合组合念了出来。
“水滴才能石穿,忍耐和坚持是很不容易做到,却一定能得到回报的事情;坚持才是人类实现最终目标的源泉力量……”
凌燃自己都觉得写得干巴巴的。
但说实在话,他的文风就是这样,能用简单的句子说明,就绝没有华丽的词汇。
让他滑一套华丽的步法还行,让他写一篇华丽的作文简直是要他的命。
但凌燃也不想找人代笔。
就算是再干巴,也是他自己写出来的文章。
他在台上字正腔圆地念完了自己的稿子,收尾句一落下,就难得的忐忑起来。
大家会不会觉得他的汇报很枯燥?
可迎接他的,是满场的热烈掌声,还有很多双晶亮的眼。
汇报什么的,听的从来不是内容,而是汇报的本人。
凌燃已经拿到了华国花滑史上独一无二的成就,他脖子上挂着的满满当当的金牌就是证明,哪怕是他沉默不语地站在台子上,所有人都会为他鼓掌欢呼好不好!
少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坐到了摆着自己名牌的座位上,俯身坐下的时候,脖子上的金牌碰撞不停,发出清脆好听的响声。
但掌声还是持续了很久才勉强落下。
大家都是运动员,比谁都明白这些金牌的来之不易。
但同样的,也都因为凌燃的成功得到了不少鼓励。
原来这么主观的比赛,我们这些没有高贵国籍的华国运动员也能取胜吗?
原来裁判明晃晃地偏见和压分,也可以用绝对的实力来打破吗?
可以说,此时的凌燃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一个只需要站在台子上,就足以振奋人心的符号。
熟悉凌燃的老队员个个眉开眼笑,与荣有焉。
刚刚进国家队的新队员们则是满眼向往,敬佩不已。
但无论是新人老人,都被狠狠地振奋了一把。
花滑史上的第三位单赛季大满贯冠军可是我们华国人!
这也就是楚常存坚持要把表彰会做大,召集所有人都来听听的原因。
运动员的训练生涯枯燥又乏味,还浇灌着血和汗,很苦,苦到常人难以想象。
但如果前路上已经有了成功的目标和榜样,能看得见成功的希望,这些孩子们心里也许会好受得多,也会更有干劲。
出于同样的目的,会后他就把凌燃邀到了办公室里。
一开口就是,“凌燃,公开练习的事,老陆跟你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