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探来报,青州总兵姜济森在孝圣帝的连番嘉奖和各种加官进爵的空头许诺下,总算一举歼灭了以左思明为首的南方叛军,暂时稳定了江南一带的局势。”
议事厅里,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内,众人便都聚齐了。
萧乾和同座于主位。一同听政议政的孙慧雯对视了一眼后,便单刀直入,说起了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
“即便如此,如今的大齐朝堂也已是四面楚歌,左支右绌。
南方虽暂时安定了下来,却是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
卑职听闻,湖广中原一带,如今叛军四起,民怨沸腾。
听说,圣孝帝已派了心腹禁军统领陆庭宣,直接从京畿大营领兵五万,前往镇压。”
慕长风接过话头,毫不避讳的直白吐槽道。
自打孙慧雯亲口任命,慕长风先是全权负责难民营治理问题,进而在西北全力推行,并落实一系列新政后,
他就当仁不让的,成了如今整个西北文官集团内,仅次于夏霖的,最高的行政长官——执行右相。
听罢这两则消息后,议事厅内众人互看了一眼,均暗暗点头:
照这个趋势下去,大齐朝堂苟延残喘不了多久了,当前的形势对盘踞在西北的孙家军还是十分有利的。
“各位都觉得,眼下的形势对孙家军是一片大好,十分有利于西北战后重建,休养生息?”
在座的各位谋臣武将们都是聪明人,自然很容易想到这点,萧乾也就直白的说了出来。
“我们会这么想,朝堂,尤其是他圣孝帝会不会也想到了这点?
当初,全军覆没的萧家军,固然是因为寡不敌众,才惨死于匈奴铁蹄之下。
但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圣孝帝担心他镇北侯功高盖主,在双方对峙的整整半年内,朝廷未曾给西北补充过一次粮饷军械,更不曾派遣过一次援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圣孝帝是有意要借匈奴人之手出掉他萧靖远,乃至终于他萧家的五万萧家军!”
直到此刻想,萧乾终于可以毫不避讳,理直气壮的,一口气将半年前,父兄在战场所受的冤屈,萧家百余口人惨死的真相的,当众说了出来。
哪怕众人看不到面具后,孙二的满面怒容和愤慨,但依然从萧乾努力压抑的语气中,听出了他的愤怒和不甘。
“大帅的意思是,圣孝帝想要用从前对付镇北侯和萧家军的手段,来对付如今的孙家军?”
性子耿直的陈竹书当即起身,当众问出了口。
“他倒是想,只可惜却没了机会。
一来,如今,匈奴铁蹄早被大帅率领的孙家军赶回了漠北;
二来,如今大齐境内早已民怨四起,叛乱不断,圣孝帝急着四处灭火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再公然与我等为敌,逼反孙家军呢?”
立马会意的夏霖也随之出列,通俗易懂的给大家分析了一通,如今圣孝帝面临的两难境地,以及他此刻可能的心境。
“所以,我们的暗探来报,说是朝廷又派了特使快马加鞭赶至冀州,是为了当众宣旨,命孙家军南下,协助朝廷剿灭各地叛军?”
彭笠上前一步,说出了心中的猜测。
萧乾先是赞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他正要揭晓谜底,却见一直一言不发的欧阳远走上前来,先他一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