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忽然出来一簇火光,冲散了缠绕她的浓雾。
她心头一喜,提着裙摆朝前奔去。
甬道尽头,豁然开朗。
破败的街道嘈杂,摩肩擦踵,她被人群拥挤着往前,到了一处粥棚。
她觉得面前的景象莫名熟悉,正踮起脚尖看,就听到一道熟悉的嗓音。
“大人,求求您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女儿快要饿死了……”
温幸妤心口一颤,猛地看过去,就见记忆中样貌已经模糊父亲,正跪在地上哀声祈求。
换来的是不耐烦的一脚,和高高在上像赶虫子一样的目光。
“想要喝粥,有本事去京城啊,我们这就这点粮食!哪里够你们这群饿死鬼挨个填肚子。”
她满脸眼泪冲开人群,怒视那小吏,想要扶起父亲,手却直直穿了过去。
温幸妤愕然抬起自己的手,眼睁睁看着周遭衣衫褴褛的流民哭嚎怒骂着慢慢散去,骨瘦如柴的父亲在地上挣扎了很久,才捂着肚子爬起来,唉声叹气。
“每年交那么些粮,怎么灾荒的时候,就不够了呢……”
她顺着父亲的目光看去,只见那宽大的粥棚下,支着个径口还没她手臂长的锅。
这么小的锅,还不够给三十人施粥。这是赈灾吗?这分明就是欺上瞒下,祸害百姓!
温幸妤心中愤懑,却束手无策。她跟着父亲出了城。
天灰蒙蒙的,一路上饿殍遍地,地上的草皮都被翻了个底朝天,树也被扒了皮,四处弥漫着荒芜浓烈的死气。甚至有人在枯树林里搭了锅,里头煮着…瘦弱的小僮,旁边还有人抱着白骨,连肉丝都刮舔了干净。
温幸妤不*忍再看。
行至一处破庙。
她看到了瘦骨嶙峋的母亲,和被母亲抱在怀里,年幼的自己。登时泪流满面。
“今天还没有吗?”
“哎,是我无能,没有抢到。”
“这群狗官!明明来的路上说,朝廷拨了很多赈灾粮……那粮呢,粮去哪里了?”
“芬娘,别说了,要是叫人听见,咱们连命都没得活。”
“我去外面走走看,找着挖点野草,先填肚子吧……实在不行,咱们去汴京,我回来的时候问了人,说汴京不远了,年底说不定就能走到。”
“也好,天子脚下,总不会让咱们饿死。”
“……”
画面一转,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爹娘抱着幼年的她,蜷缩在汴京的街边,脸色青白,身体一点点僵直。
温幸妤碰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爹娘没了声息。
她心中大恸,踉跄扑到跟前,却穿透二人身躯,重重跌在地上。
“爹,娘!”
温幸妤猛地睁开了眼。
是梦。
她剧烈喘息着,意识如同飘零的落叶泊回岸边,视线慢慢聚焦,眼角还挂着泪。
入目是一顶素雅的帐子,帐顶悬垂着水墨点染的梅花,枝干疏朗,墨痕清雅。
身下是厚实蓬松的锦褥,触手温软,温幸妤掀开锦被。
她头很痛,左手三根指骨也刺痛不已。强撑着坐起来,低头一看,左手手指已经被包扎好,身上穿着一身细滑的素色丝制衣裙。
抬眼扫过这陌生而雅致的所在。
榻边几步之遥,立着一架素绢雪景四折屏风,屏风旁一张不大的紫檀平头案,形制简朴。案上陈设清雅,一只霁红釉小瓷瓶,瓶内疏疏斜插着几枝绿萼梅,暗香浮动。旁边搁着一只素面青瓷香炉,草木香气浮动。
屋内一角,炭盆静静吐纳着暗红的光,暖意融融。
屋子陈设雅致,弥漫着极淡的茶香,温幸妤在扬州待过一段时日,认出这是江南一带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