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风雪交加,片片雪花如同柳絮,她揪着祝无执的衣襟,用力扭头,透过层层雪幕看去。
烛火透过小小轩窗,洒到门口的积雪上,投下一块块温暖的光晕。
烛火越来越远,视野越来越模糊,直到院门一点点合拢,将那微弱的光亮,彻底隔绝。
她梦寐以求的安稳生活,彻底结束了。
她转回头,猛闭上眼睛,咬着唇无声流泪。
祝无执把她抱入马车,扫了眼她苍白流泪的脸,忽然心里有些发堵。
他命人端了热水来,打湿帕子动作粗鲁的擦去她脸上泪痕,才冷声吩咐车夫:“走。”
雪花落在天地间,银闪闪的、黑茫茫的,飘落,无声无息飘落。堆积在街道上,堆积在城门上,堆积在山野间荆棘树木上。
温幸妤蜷缩在角落,觉得自己跳动的心,连同那恢复生机的魂魄,随着静默无声的落雪,缓缓陷入沉睡。
*
翌日清晨,沧州的雪停了,日头高照,雪光刺目。
覃娘子携巧娘回清远,却发现铺子没开门,两人以为她生病亦或者出事了,匆匆跑回家,却发现院子静悄悄的。
叩响屋门,半晌没有回应,两人对视一眼,一把推开屋门。
陈设未变,东西都在,唯独周莹丈夫的牌位被劈成两半,狼狈落在地上。
她们环顾四周,目光定格在方桌上,才发现烛台下压着一封信,旁边还有一袋银子。
巧娘拿起来看完,神色怔愣。
覃娘子心有不安,接过来看了,神色也变得愕然。
信上说,周莹思念妹妹,决定回家乡,让她们不要牵挂。
巧娘面色难看,站了一会,突然道:“莹娘不会不告而别,她一定出事了。”
覃娘子看了眼那袋银子,打开一看,里头除了银子外,竟然还有银票,这些钱财足够她们母女一辈子吃喝不愁。
这件事处处透露着古怪,她不免有想起周莹这些年偶尔割裂的生活习惯——大多时候什么苦都能吃,也很勤快,看起来就是乡野出身的,可有时候一些行为习惯,又像高门大户出身的闺秀。
思及此处,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她到底经历的事多,沉默了一会后,转身朝外走:“我去官府报官试试,若那边话里话外让我们不要管……那说明这事不是你我能掺和的。”
巧娘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沉默下来。
她们一同去了官府,衙役的态度很好,甚至称得上恭敬,只是和覃娘子预料般,明里暗里告诉她们不要再找周莹这个人。
两人从官府出来,脸色都有些难看,沉默着往家走。
覃娘子看着周莹住过的屋子,悉心用布子罩好,叹了口气后,阖上屋门后落锁。
相处了这么久,她早把周莹当半个女儿看待。
可她不过小老百姓,已经快五十岁了,身后还有惦念的亲人,没有办法掺和这事。
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下周莹的屋子,想着她说不定哪天就又回来了……
*
汴京的春比沧州要暖和,没有大雪,只有春雨细细绵绵,水烟弥漫。
温幸妤挑开帘子看着熟悉的街景,神色有一瞬恍惚。
三年天气,汴京还是这样繁华,可人却变了,真正应了物是人非这四个字。
从同州回汴京的那个春天,她满含期待,想着终于报完了恩情,带观澜哥回家。
而如今再回来,却只剩下满心悲凉愤恨。
祝无执把帘子从她手心抽出,缓声道:“这街道有什么可看的?等到了宫中,我带你去后苑转转,那种了不少奇花异草,想必你会喜欢。”
温幸妤垂下眼,没有回答,只问道:“我什么时候可以见我妹妹?”
祝无执脸色一阴:“待你乖乖听话,朕自然会安排你们见面。”
温幸妤闭上眼靠在车壁上,没有继续理睬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