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三旬老人用不惯新手机。
nbsp;nbsp;nbsp;nbsp;叶绍瑶看她几次翻转摄像头,雪片落在睫毛上,压得眼睛睁不开。
nbsp;nbsp;nbsp;nbsp;下一秒,镜头又切换,目光所及是纷纷扬扬的大雪,还有训练馆的一角。
nbsp;nbsp;nbsp;nbsp;“你们已经进集训队了?”她问,“以什么身份?”
nbsp;nbsp;nbsp;nbsp;“神秘嘉宾,”张晨旭给她戴上碍事的围巾,音量被盖住大半,和呼啸的风声势均力敌,“其实是双人滑的技术监督,不过我俩平时也有随便练练。”
nbsp;nbsp;nbsp;nbsp;“哪里随便?你们被关进集训队前,还参加了国内的全锦赛。”
nbsp;nbsp;nbsp;nbsp;“天啊,”容翡试图捂住她的嘴,意识到隔了网线,只能掩耳盗铃,“别提了,我成年组就没滑过这么差的成绩。”
nbsp;nbsp;nbsp;nbsp;网络舆论对于容张的复出,都是快乐滑冰的宽容。
nbsp;nbsp;nbsp;nbsp;所以在他们收获全锦赛银牌时,周围都是一片鼓励。
nbsp;nbsp;nbsp;nbsp;老将不易,感谢现役。
nbsp;nbsp;nbsp;nbsp;但他俩并不这么觉得。
nbsp;nbsp;nbsp;nbsp;“我们本来想闪亮登场,”张晨旭也发笑,“结果只登了亚军的台。”
nbsp;nbsp;nbsp;nbsp;对此,他和容翡私下互嘲了好久。
nbsp;nbsp;nbsp;nbsp;真好啊。
nbsp;nbsp;nbsp;nbsp;叶绍瑶想。
nbsp;nbsp;nbsp;nbsp;“希望我在三十岁时,也能有你们这样的勇气。”
nbsp;nbsp;nbsp;nbsp;容翡只是离开了一会儿,听见张晨旭把他们的训练糗事捅了干净,强势剥夺他的通话权。
nbsp;nbsp;nbsp;nbsp;说那么多,正事一样没干。
nbsp;nbsp;nbsp;nbsp;所谓正事,她指了指训练馆外的路灯:“绍瑶,你看。”
nbsp;nbsp;nbsp;nbsp;眼前,不,那一整排路灯,全都挂上了新旗帜。
nbsp;nbsp;nbsp;nbsp;“红色好,喜庆。”
nbsp;nbsp;nbsp;nbsp;“你没抓住重点。”
nbsp;nbsp;nbsp;nbsp;容翡拉近焦距,足够让对方分清鼻子是鼻子,眼是眼。
nbsp;nbsp;nbsp;nbsp;叶绍瑶定睛:“这是我和季林越。”
nbsp;nbsp;nbsp;nbsp;季林越刚结束拉伸,像个行走的暖炉。
nbsp;nbsp;nbsp;nbsp;“国家训练馆?”他一眼就认出了。
nbsp;nbsp;nbsp;nbsp;“这说明什么,”容翡笑吟吟的,“今年的GPF落地首都了。”
nbsp;nbsp;nbsp;nbsp;冬管中心的负责人着手宣传,满大街都是参赛选手的旗帜。
nbsp;nbsp;nbsp;nbsp;真的。
nbsp;nbsp;nbsp;nbsp;酒店楼下开进市政的工程车,工人师傅冒大雪登上云梯,紧赶慢赶装点银装素裹的城市。
nbsp;nbsp;nbsp;nbsp;叶绍瑶和季林越的那面旗帜选图自加国站。
nbsp;nbsp;nbsp;nbsp;刚好是他们私藏的两张。
nbsp;nbsp;nbsp;nbsp;合理怀疑工作人员里混入了自己人。
nbsp;nbsp;nbsp;nbsp;“*红色,真好看。”季林越也说。
nbsp;nbsp;nbsp;nbsp;但看得多了,不免有些犯怵。
nbsp;nbsp;nbsp;nbsp;除了酒店附近的路灯,交通主干道的公交站,连出租车顶的LED显示屏都得来两句:
nbsp;nbsp;nbsp;nbsp;[12月17日,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落户首都,诚邀您的观看。]
nbsp;nbsp;nbsp;nbsp;有种被父老乡亲包围的感觉。
nbsp;nbsp;nbsp;nbsp;他们是今年唯一入围总决赛的本土运动员,分到的关注自然更多。
nbsp;nbsp;nbsp;nbsp;“瑶瑶,你看前面的公车。”和季林越坐在站台,他时不时会来上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