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山笑了笑。
朱自清、闻一多、傅斯年、陈寅恪……如雷贯耳。
第48章有时越高山你我二人,算得上,投缘。……
他们吃饭的地方是在一间私房菜馆。
江南园林式的曲折回廊,透过雕花木窗远远可见有来客。
温言兀自震惊的时候,陆老到了。
他身前是个体格健壮,面容严肃的男人,离陆老三步远,进退都从容的距离。像是保镖一类的人物。
周重山和许承书都起身去迎接,温言跟在两位大佬身后。
陆老模样还没见到,便先听见了笑声。
笑声清越,像晴朗的好天气,穿过山谷越过平原地到来,涤清了许多浑浊。
而后才看到那样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
戴一副金丝边的老式眼镜,眼角爬满细纹也挡不住的风骨在那儿。
整个人挺得笔直笔直的,像一根竹,穿着长款的浅色中山装,清透温润得如同在书本里浸过。
也的确是书山文海里走出来的老先生。
观他一举一动,就能照见年轻时的写意风流,惊才绝艳。
一定曾被很多佳人追。
而温言从这温润眉眼里,竟能看到几分熟悉。
她在脑海里转了一圈,没能找出这熟悉的缘起。
许承书这会儿朗笑着去勾陆老的肩头,嗓门洪亮:“老陆头多少年没见了,让你返聘回来也不肯,昆明呆得舒服啊?”
比起清直雅致的陆文钦,许承书多少有点儿不像搞文学的了。
温言弯了弯眼,在心里告诫自己,不准有刻板印象。
周重山就显得稳重许多。
他和许承书在陆老面前,其实算师弟,所以对陆文钦,他更敬重几分。
“陆老回来,这文学院院正的位置可就没你什么事咯。”周重山笑着打趣。
许承书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堆到一起:“退位让贤?我可巴不得。只怕连你这个校长,也得跟我一起打包走人。”
两人一言不合又互相接起短来。
陆文钦笑着绕过他们,目光见到站在一旁的温言。
小姑娘温温和和,眉眼又含着笑,很有分寸地站在那里听,却不多嘴。
像江南春雨时节亭亭立在那儿的一株白梅。
看似不争不抢,可风一过,便花苞落满地,下起了惊世的雪。
陆文钦对温言很和煦地笑了笑,问许承书:“这就是你跟我说的那姑娘?”
院长在陆老面前提自己?
温言怔愣着抬眼去看许承书。
许承书是真把温言当半个徒弟来带,竟肯为她铺路到这样的地步。
“怎么样,老头子眼光不错吧?”许承书带着几分显摆得意门生的意思,“牛津博士,来京大前,圈子里排得上号的期刊都上过了。”
“全是独作,只有四篇是一作。”周重山不紧不慢补了句。
学术论文,作者名次顺序很重要。
一作通常是对这篇研究论文做出最大贡献的作者,在论文的研究方向、数据分析和撰写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独作含金量更是不言而喻。
许承书挑挑眉:“她毕竟是老莱夫的关门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