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能知道的事,父母当然也能知道。
“现在好像确实是理科比较好找工作。”
“而且我听过要是能在奥数比赛上拿奖,可以保送清北。”
这下不得了。余寻光的母亲确定好儿子有这方面的想法后,跑去一了解,带回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我听人说实验今年特招了一个学生,是从地级市的镇上考上来的。那孩子可不得了,数学卷子能考满分是因为卷面只有满分。他才初中就已经有竞赛经验了。我估计实验招他,就是奔着把他往竞赛方面重点培养去的。”
得知日后能有这样一位同学,余寻光心中升起战意,“他叫什么名字?”
“叫沈金山。”
对余寻光来说,读书越比越有趣。现在还没开学,他就在心里拥有了一位对手。
朋友对此还有了意见,“怎么,我不配做你的对手?”
余寻光横了他一眼,“我以为咱俩是一个门派的。”
朋友顿时喜笑颜开,“对,咱俩是师兄弟,咱俩是一伙的。”
于是“沈金山”也成为了朋友的对手。
当然,“对手”一说只是笑谈,两人都没有敌视他的成分。对于这位从小镇上考出来的同学,余寻光和朋友都是佩服他,欣赏居多。他们自己也是属于逆袭选手,特别清楚那点分数涨起来有多困难。
“尤其他还是在镇上读的初中。小镇上的教育资源跟咱们市里比起来差多少,想想都知道。”
“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小镇做题家。”
“这哥们绝对是人才,天才。”
他们一边学,一边立志于要在开学考上给那位沈金山“好看”。
“不比别的,咱们就比数学成绩!”
比完之后呢?当然是化“干戈”为“玉帛”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才是真理。
无辜的沈金山同学还不知道,开学之前他就被两个人“盯”上了。
好不容易开学,熬过军训,来到了余寻光最期待的入学测。实验高中和别的学校不一样,学生的成绩会通过布告的形式广而告之。出成绩那天,余寻光和朋友一起去看榜,他们一个排第二十三,一个排第三十一。
实验招生有门槛,能录进来的学生自然卧虎藏龙。余寻光和朋友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现在的成绩虽然比之前的初中校排名后移了不少,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你无法想象你的同学里有多少卷王。
只是有一件事他们无法想通。三百个人名的排名册,他们两个人各自找了三遍,都没有找到“沈金山”的名字。
“难道阿姨提供的信息有误?也不可能啊,我看这件事都被学校的公众号编辑发布了。”
这位沈金山同学的经历可励志了,被学校当作正面典型在宣传。只是可能这位同学不愿意露脸,一些文章里都没有提及他的姓名。
余寻光想到还有一种可能,“会不会是改名了?”
不然考上了实验还有不来读的?
两个人便把排名册里姓“沈”的同学摘了出来,一共找到了五位。
入学测之后是放假,再开学就分了班。余寻光和朋友运气好,分到了一起。他们别有所图,勤快地往办公室给老师跑腿,又嘴甜,如此得到了其他班的花名册。最终通过推算,二人把目标固定在了1班的一个叫“沈竞先”的同学身上。
“怎么说,兄弟?”
沈竞先可是这次入学测的是十五名。
要想和人比,也得跟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吧。余寻光和朋友摩拳擦掌,预备着往1班,也就是火箭班里冲。
能上实验这种最好的高中,学生里自然没有蠢人,但是却存在着懒惰和半途而废的人。实验中学实行月考制度,每次考试会贴花名册,余寻光和朋友就在这一次次的花名册中,看到了好多排名靠前的同学在往后边移。
学习就是这样,不进,则退。
在这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余寻光和朋友的排名都有进步,而花名册上只剩下了295个名字。消失的那5个同学要么退学,要么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