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左右手中各自端着两个盘子,上边是白腾腾的包子跟冒着热气的面条,浓郁的香气从中传出。
杜甫低着头,强忍着不去看。
他一整日粒米未进,早已饥肠辘辘。
此时那浓郁的饭菜香气勾得他狂吞口水。
纵然知道自己在这些人面前微不足道,他还是想维持那点体面,不想丢脸。
可他的肚子却不听使唤。
咕咕咕……
一阵阵雷鸣般的声响从杜甫的腹部传了出去。
一时间,餐厅内近乎所有人都朝他看来。
杜甫老脸窘迫,恨不得原地挖个坑将自己给埋进去。
太丢人了!
原本李白还想问他要不要看看菜单,此时见状,也是哭笑不得。
李寻欢微笑道:“先给杜兄点一碗面条垫垫肚子吧。”
看出了杜甫的想法,他笑说:“说起来我早年间孤身前往大漠,碰上风沙断水断粮,足足两日,我饿得眼冒金星,恨不得吃沙子。”
“这种事情我有经验,当年去南洋时,我在海上迷失了风向,饿得前胸贴后背,而且那海水越喝越渴……”独孤求败道。
“哈哈,原来大家都有挨饿的时候。”李白也加入聊天中,说到自己挨饿的经历。
剑仙李白亦是提及自己被困一片古遗迹,数日不曾进食的感受。
孟浩然冥思苦想,也不曾记起曾挨过饿,索性说起了自己的囧事。
听出几人的宽慰之意,杜甫心中充满暖意。
他叹气道:“不瞒诸位,我确实有一日不曾吃饭。”
几人纷纷看他。
杜甫也不隐瞒,将这些年的遭遇大致讲了一遍。
听到他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众人都心生同情。
他们这些人也是旁人眼中不务正业的浪子,但他们是主动流浪,而非杜甫这样被迫举家搬迁。
况且他们走到哪里都不曾缺衣短食,哪里像杜甫这般狼狈。
“若非这些苦难,杜兄又如何作出那些惊天动地的诗,”李寻欢安慰道,“如今既然来了酒馆,你总算要苦尽甘来了!”
“到了此地,一切都不同了,”李白自嘲道,“若非我来了酒馆,未来怕是更惨呢!”
其余几人出言安慰。
他们骂起了那些居心叵测的反贼,转而又指责起了皇帝。
若非皇帝昏庸,何至于叛乱四起。
那些造反的贼寇,并非过不起日子的穷人,而是一群挟裹着百姓,以万民之血给自己争权夺利的野心家。
“我看就该如高三十五那样,将天下还给天下人!”李白意气风发道。
其余人附和。
听着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杜甫感到难以置信。
这不是又回到尧舜之道了吗?
当听到几人说到未来便是如此时,他又来了兴趣,仔细打听。
几人都很有耐心,向他一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