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吏部权利应该比三公这种看似没啥的职务权力大。实则不然,因为皇帝要抓住人事权,所以吏部的人事权是能量降级的。
但就算是能量降级,吏部也处在第二梯队第一,稳坐九卿之首。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因为,科举的出现,还有新学的复杂性,让吏部(太宰)继续降格了。
因为又从太宰分出了一些权利来,权利就更小了。
刘彻在霍海的建议下,早就准备以部代替卿,但不是六部,也不是九部,而是众多部,至少十几二十个,按需加。
权利分散,有利于经济发展。
现在,霍海并不想当这个丞相。
武侯?丞相?肝脑涂地是吧?
霍海只想给丞相上点香,不想被修个武侯祠然后被人给上香。
一想到三百年后,诸葛亮在武侯祠给自己上了一炷香,感叹‘武侯大才,可惜被累死了’,霍海就脸黑。
刘彻也在思索,让霍海这么早当丞相好不好。
如果让他当三十年,那不成了假皇帝,常务副皇帝了?
如果让他当个十五年,然后退休?
还是当个十年,然后和李蔡一样,去组织议会?
李蔡可以组织议会去,但是霍海不合适。
因为议会里的人,天然向着霍海,他们把霍海当神。
别人说把谁当神那都是恭维忽悠,但是这些人真把霍海当财神。
这样一来,议会铁板一块,搞不好会在未来把朝会给压下去。
那岂不是倒反天罡?
刘彻还记得霍海之前故意表演如何拿下南越国,为的就是让大家对富人商人要警惕起来。
可以用,但不能乱用。
可以放,但不能放任。
可以信,但不能轻信。
所以,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霍海都是不能组织议会的。
留给霍海的荣耀,最多就是组织朝会。
那么丞相这个职务,就到头了。
还是说,十五年后,霍海三十七岁,自己封他为夏国公,让他去大夏?
刘彻:“你说我们要先拿下大宛,你觉得大夏如何?”
霍海眼色一冷:“这个地方必须彻底的改造,否则必将成为大患。”
帝国坟场。
有时候封建迷信一定得信。
刘彻:“哦?怎么改造?”
霍海心中,解决帝国坟场的方法只有一个。
任何帝国都进不去这个地方,进去都会败退。
还不是人不够。
倘若这个地方全是外来人,还谈什么帝国坟场。
那怎么才能让这儿全是外来人?
送生育能力强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