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这四天,就只在吉安县的客栈,简单擦洗了下,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馊了!
林春兰赶她出去休息:“阿娘阿妈来,你先坐会,洗完澡吃了饭,就去睡觉。”
林染进厨屋倒水喝,林春兰她瞪一眼,责备道:“白天赶路热,那就早晚走,中午歇着。家里又不等你们回来收麦子,赶夜路作甚?”
林染淡定的回:“阿清想夜里走。”
林春兰:“那也不必走这么快啊,瞧你们一个个的,眼下都挂着一团乌青。”
“都想早点见到阿娘阿妈。”
林春兰嗔怪的话,再说不出口,嘴角忍不住咧开。
院子里,林秀菊已经解下两头驴的夹板和套项,牵着它们去干干净净的驴屋,抱了新收的粟米秸秆来喂它们。
林染将驴车上的行李搬回屋:“天赐,你住西厢房。”
“好勒。”易天赐跑过来,搬自己东西。
林秀菊忙道:“先别急,阿妈先擦擦屋子。”
易天赐:“谢谢阿妈,我自己擦就行。”
林秀菊笑:“家里可不兴说谢。你今天第一天来家里,先当一天客人。明儿起,不少喊你干活。”
谢韵仪招招手:“天赐,我先带你看咱家的房子。”
易天赐“噔噔噔”跑到谢韵仪身边,眉眼弯弯,小声道:“阿清姐姐跟我说说,哪几个屋子我不能进。”
“没有你不能进的屋子。”谢韵仪推开她和林染的书房,“以前我和阿染不进山的时候,经常在这里读书,你进来需要先敲门。”
她指指对面房间:“那是我和阿染的卧房,没喊你,你别进去。”
她带着易天赐沿着回廊走:“阿娘阿妈这边的厢房,放着银子、绸缎、布匹这些。她两不在家的时候,经常会锁上。”
再往前走:“这里是咱家的厨屋,大吧?这灶比府城的灶好烧多了。”
林春兰在切肉,看她们进来,先对易天赐道:“往后可不许带礼来,你人来,阿娘阿妈就高兴。”
多懂礼可爱的孩子,这才多大,都是秀才了。跟阿清一样聪明乖巧,她看了就喜欢。
又问谢韵仪:“一会吃羊肉炖萝卜,肉沫豆腐,猪肉炖栗子,鸡蛋羹?阿染说她想吃豆渣馍馍,阿娘晚饭再给你们蒸酸菜包子。”
谢韵仪:“行,阿娘做什么,我都喜欢吃。阿娘,那个酱缸,有每天都搅吧?”
林春兰:“早晚都搅二百多次,一次没落下。另一个酱缸也跟你们在时一样,有太阳的时候拿开盖子晒,晚上和下雨盖着。我瞅了,都没长白毛,都是好的,还挺香呢。”
谢韵仪又去晃她胳膊:“阿娘阿妈最好了!”
“一会水就烧好了。”林春兰忍不住笑,“你拿换洗衣裳洗头洗澡去。”
这孩子爱干净,是个宁可不吃饭,也要先把自己收拾清爽的。
谢韵仪隆重介绍家里的澡房:“天凉的时候,火炕连通厨屋的插板打开,这屋子热乎乎的,洗澡一点不冷。”
又指指隔壁:“方便完,水一冲,干干净净。”
易天赐推门看一眼,大为赞赏:“咱家真好!”
再往下,就是家里重要喘气成员的住所:“鹅和鸡出去游水找吃的了,晚上咱们去唤回来,翅膀上都有名字,好认。”
小黑子已经长成了半大黑子,听见人的脚步声,哼哼唧唧的讨食。
谢韵仪带着易天赐去杂物房,舀一瓢麦麸:“家里的粮食、糖汁、药材,各种日用杂物,都在这屋。
你住的西厢房,里面有一间空屋子,之前也是放杂物。”
易天赐立刻道:“以后还是放杂物,给我一间睡觉的屋子就够了。”
“炕你知道吧?”谢韵仪指指西厢房进门那个灶,“咱家都睡炕。”
她进房间瞅瞅:“过两天去县里,给你这屋打一个衣柜,一个木架和一套桌椅。”
易天赐欢乐的点头。
“这个大缸里是大酱,已经能闻到香味了。”谢韵仪拿开挡灰的麻布,拿酱耙子搅搅,吸吸鼻子,“阿染做的。”
“这一缸,阿染说要晒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