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球开口大,露出棕色板栗果实,能直接捡板栗的少。绝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小裂缝,或是完整的刺球儿。
“脚下踩稳当,小心些,别叫刺扎了。”
她们脚上穿着阿娘阿妈做的千层底布鞋,不怕扎。但若是不小心摔了,毛刺扎进皮肤,疼不说,伤口很容易感染。
林染将空间厨屋里的火钳,拿出来给谢韵仪用,她自己折断树枝,弯曲,充当夹板,捡刺球。
捡小半篓,她寻一块平整些的石头,倒出刺球。左手拿斧子固定住,右手握剪刀,顺着裂缝掰开刺球。
她手上有劲儿,一会一个,很快就处理完小半篓。
谢韵仪将新捡来的刺球再拿过来:“栗子在京中一百文一斤,栗子糕也好吃,一小块就要二十文。不过在青石县应该卖不上价,顶多能卖三十文一斤。”
林染瞄她一眼:“不卖,既然你这么喜欢,那就全都留下。”
谢韵仪立刻笑弯了眼:“树上还有不少没掉的,咱们天天来捡!”
她喜欢吃栗子,但侯府规矩多,怕她养成骄奢享受的性子,从不让她一次吃超过五个。
林染:“过两天,等多掉一些。”
夕阳西斜,林染站起来活动下胳膊腿。
开了大半天栗子,腿都酸了。
两个背篓掂量着重量装,余下的放空间。
谢韵仪拿着两个栗子在手上玩,笑眯了眼:“天天吃都吃不完!”
第一天捡栗子,第二天去摘拐枣。
高处的摘不到,林染将家里的镰刀绑在铁木棍上,一枝枝砍下来。
半山腰处也有拐枣树,那是村里孩子们,一年难得的甜味来源。
大些的孩子跟着阿娘阿妈进山,从鸟雀嘴里抢下成熟的拐枣,揪掉籽,直接就放嘴里咬。
自己甜够了嘴,再抓一大捧回去,分给年纪小的妹妹们吃。
这一块的拐枣树多,鸟雀挑高处枝头上的吃,低矮的部分,正好留给林染和谢韵仪。
她俩接连来了三天,才将够得着的拐枣全都折下来。
林春兰和林秀菊帮着去籽,林染将拐枣放进石磨磨。滤过的渣再清洗几次,尽量将糖分都留下来。
汁液和清洗拐枣渣的水,一起放进陶釜煮,最后就能得到拐枣糖汁。
和蜂蜜的花香味不同,拐枣糖汁是一种好闻的木香味儿。
林春兰和林秀菊都惊呆了:“拐枣,真能熬出糖来!”
糖老贵了!要八百文一斤呢!
林染笑道:“尝起来有甜味儿的菜蔬瓜果枝干,都能熬成糖。”
谢韵仪托着腮,眨巴眼。
制麦芽糖需要很多的粮食,国君不让多制糖,糖价居高不下,百姓们舍不得买糖。
而阿染,用山里的野果,就能熬出糖汁来。
过程一点不复杂,就是,之前怎么就没人想到呢……
阿染,就像是一个谜一样的宝藏。
在她面前毫不遮掩,吸引住她所有目光的无上至宝。
林春兰满足的嗅着,空气中的甜香味儿,乐呵呵道:“幸好是离村里远,要不然,全村的孩子,都该在咱家门口流口水了。”
还有栗子,县城点心店里三十文一斤,一斤可没多少个,村里过年才舍得买给孩子们尝尝味。
栗子生吃好吃,煮粥好吃,炖菜好吃,怎么吃都好吃!
西厢房存了吃不完的栗子,全都埋在沙子里。
这要是在村里,自家发现了这好东西,根本瞒不住,家家都得跟着阿染进山去捡。
林秀菊点头:“又清净,又舒坦,又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