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帝姬难养 > 3040(第37页)

3040(第37页)

她们中人带人看房子,是不收跑腿费的。偶尔有客人过意不去给谢银,多半是不会找她们买房子了。

林染微笑:“家里人不少,不成的话,还是在村里盖了。”

“你们想做什么营生?”姚中人不给自己丢一分财路,“我手里也有不错的前铺后院,租来做吃食生意,开个杂货铺都不错。”

一大家子上县城住,多半是要有个营生的。不在县里买房,就有可能租房。

林染笑笑:“过几个月,还真有可能寻个铺子,到时候再来寻姚中人。”

冬日里豆腐生意应该会更好,挑着担走路还好,在集市上等人来买就太冷了。有一个铺子,安排两个人守着,一整天都能卖。

林染从未想过,租个院子,直接在县里做豆腐卖。那得阿娘阿妈或姑姑一家过来,太辛苦了,林染就没想要挣这个钱。

眼下全村帮着挣钱多好。

村里直接租个大院子,在县里做豆腐卖?村里人绝对不会同意,她们比自家还怕豆腐方子泄露出去。

况且,租院子要钱,村里人来来回回也费时费力。县里人口就这么多,就算整日有豆腐卖,县里对豆腐的需求也不会增加太多,没必要。

姚中人忙问道:“要什么样的?好铺子出来就没了,你先说说,有合适的我叫人去告诉你。”

林染想了想:“离集市近,价钱便宜,铺面小没关系,屋子够两人住就可。若是可以只租冬日的半年,那就最好不过。”

姚中人:“我帮你留意着。”

谢韵仪眨巴着大眼,诚恳的问:“姚中人,我们若是请人盖房,你觉得请哪家合适?”

姚中人想了想:“砖瓦作的张东家她阿娘阿妈自然是手艺最好的,不过,她俩年纪大了,前几年就不接活了。

专做盖房营生的,县里还有两家。一家姓赵,手艺还不错,要价高点,槐花巷的这套房子就是经她手盖的。另一家姓吴,盖黄土屋多,砖瓦房少,要价便宜,人品不错。”

她做中人能在青石县做到数一数二,秘诀就是与人交好,能帮的忙尽量帮。这样人家真有租赁买卖需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

一传十,十传百,名声出去了,生意自然好做。

更何况,这两姑娘只是问个消息。

林染和谢韵仪再次谢过姚中人,赶着驴车往张家砖瓦作走。

张家砖瓦不偷工减料,在县里传了三代人,家业攒起来了。

一座气派的青砖灰瓦房门前摆着两个石墩子,两扇大门开着,门楣上“张家砖瓦作”几个字龙飞凤舞。

林染带着谢韵仪过去,立刻有人过来帮着牵驴:“客人若是要定砖瓦,直接进屋商谈,驴车我们先牵到后院。”

一般盖房子的人,心里对要定多少砖瓦都没数,且得和东家商谈不短的时间呢。

林染和谢韵仪进门,小丫鬟领着她们去前厅。

很快,张青碧手里拿着纸笔,面带微笑的从后院过来:“两位想盖什么样的房子,先跟我说说。”

林染:“我想请你阿娘阿妈盖。”

张青碧拱拱手:“两位妹妹是不是听错消息了?我阿娘阿妈年纪大了,早已不接盖房的活。况且,我家现在也没有盖房的人手。”

林染从背篓里拿出炭条和纸,画一个简易的地上烟道图,顿了顿,炭条和纸交给谢韵仪:“这三边是墙,在烟道上面和侧面铺一层砖,将烟道封起来,这里是一个跟烟囱似的排烟口。这上面能当床睡,叫火炕。”

“墙的外边,这里添一个灶台。”

谢韵仪立刻懂了。

她第一次用空间里的灶台,见到烟囱还奇怪是做什么用的,就问过林染。林染告诉她,烟往上走,顺着烟囱排出去了。

她一边画,一边问林染自己不确定的地方。

谢韵仪心里有个惊人的猜想,手心出的汗洇湿了炭条。她抬眸对上林染平静的眼眸,眨了眨眼,稳住心神,继续认真作画。

刚才她在槐花巷里那间房子的厨屋里,看到了灶台。但是那个灶台低矮,没有漏灰的地方,灶肚特别大,直接连着两个向上拱起的,放置陶釜的出火口。

她没进过镇北侯府的厨屋,不知道侯府的灶台是什么样的,但肯定没有神仙地界的灶台好。

那个灶台里面一口小眼,烟气通过,再往后从烟囱排出,就能顺便加热后面一口锅里的水。

她几乎要肯定,这些烟道也能温暖砖做的床。

画完,谢韵仪出了一身的汗。

她想了想,又单画一个灶台,对早就凑过脑袋看,满脸凝重的张青碧道:“我家厨屋用砖垒成这种。里头具体的开口和大小,包括这张床上其它的诀窍,我们都只和你阿娘阿妈商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