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走得太快了?”玄通自问。
八尸神树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情绪波动,轻声道:“你没有走得太快,只是你所走的路,与寻常修士不同。你体内有劫气、有佛门舍利之力、有灵植之气,甚至还有庞光林的识蕴残影。这些力量虽然融合于你,但终究不是你自身修来的。若不能将它们彻底炼化,终有一日会反噬你自身。”
玄通沉默了。
八尸神树说得没错。他一路走来,靠的不仅是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外力的加持。无论是普贤舍利的愿力,还是八尸神树的共生,亦或是庞光林的识蕴残影,都只是外物。真正的修行,终究要靠自己。
“所以,我需要一个契机。”玄通低声说道。
“或许伏虎寺,就是你的契机。”八尸神树回应。
玄通点了点头,加快了步伐。山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仿佛在催促他前行。
……
伏虎寺位于峨眉山北麓,背靠群山,面朝云海,香火鼎盛,是佛门三大圣地之一。寺庙不大,却庄严神圣,钟声悠扬,香火缭绕。寺中僧人不多,但个个修为深厚,尤其以主持玄静大师最为出名。
玄通赶到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霞光万丈,映照在伏虎寺的金顶之上,宛如佛光普照。
“施主请留步。”门口守门的小沙弥见他靠近,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玄通拱手回礼:“贫道玄通,特来拜见玄静大师。”
小沙弥微微一愣,随即转身入内通报。
不多时,一道熟悉的身影从殿中走出??正是玄静大师。
“玄通道友,别来无恙。”玄静面带微笑,语气平和。
玄通连忙行礼:“见过大师,晚辈冒昧来访,还望海涵。”
玄静摆了摆手:“你既已到此,想必是有要事。请入内详谈。”
两人步入大殿,殿中香火缭绕,佛音袅袅,一尊金身佛像端坐中央,法相庄严。玄通在蒲团上坐下,正欲开口,玄静却先他一步说道:“你来,是为了庞光林前辈的识蕴残影吧?”
玄通一怔,随即点头:“正是。”
玄静叹息一声,道:“庞前辈的识蕴残影如今被供奉在十八罗汉识蕴玉牒之中,以香火之力维系,虽已残缺,但依旧保留了一丝灵性。他曾留下遗言,若有人能寻得他识蕴残影,便将他所悟之法传予此人。”
“他……留下了什么?”玄通心中一震。
玄静从袖中取出一块玉牒,递予玄通:“这是庞前辈所留下的《识蕴通灵诀》,乃是他毕生所悟,融合佛道两家之法,可助你稳固识蕴,甚至能让你识海中残存的庞光林意识彻底融合,化为己用。”
玄通接过玉牒,入手温润,神识探入其中,顿时一股浩瀚的信息涌入脑海。
“识蕴通灵诀……”玄通心中默念,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这门功法,果然非同凡响。它不仅能稳固识蕴,还能将识海中残存的意识融合,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若能修成,他不仅能得到庞光林的部分记忆,更能将那缕残识彻底炼化,成为自己的助力。
“多谢大师。”玄通郑重地行了一礼。
玄静微微一笑:“你无需谢我,这是庞前辈的遗愿。你若能修成此诀,或许能解开他当年未能解开的谜团。”
“谜团?”玄通一愣。
玄静点头:“庞前辈当年曾说过,他之所以陨落,是因为触及了某种不该触碰的秘密。那秘密,与哀牢山有关。”
“哀牢山?”玄通心中一震。
他原本就打算前往哀牢山探寻机缘,没想到庞光林的死,竟然也与那片神秘之地有关。
“大师可知那秘密是什么?”玄通急切地问道。
玄静摇头:“我也不知。但庞前辈曾留下一句话:‘若有人能解此谜,便能窥见天机,踏破轮回。’”
玄通沉默了。
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庞光林的识蕴残影、伏虎寺的玉牒、哀牢山的秘密……这一切,仿佛都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我一定会解开这个谜。”玄通低声说道,语气坚定。
玄静看着他,眼中闪过一抹欣慰:“愿你一路顺遂,早日得道。”
玄通起身,再次行礼,随后转身离去。夜色渐浓,山风呼啸,他的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愈发坚定。
伏虎寺的钟声再次响起,悠远而深沉,仿佛在为他送行。
他知道,真正的修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