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镇的日军指挥官宁愿背上抗命的责任,甚至上军事法庭,也不愿意带领手下来送死,让敌人屠杀增添战绩。
但是有雷达的锁定,他们能逃得了吗?
第二批歼六战机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在曼德勒军营遥控指挥的陈浩得到消息,马上给出了新指令。
跟随日军机群,找到日军飞机场。
一二十架飞机已经不能满足陈浩的胃口,要打就连锅端了。
等找到位置安排一波轰炸,彻底消灭威胁。
李云龙不必考虑那些,他的眼里只有腾冲,拿下这座城,消灭第五十五师团的指挥部。
此前为躲避空袭隐蔽的坦克和步战车,开出来对城墙进行下一次进攻。
只是得到命令,不准靠近城墙一百米。
而后又得到新的指令,再向后撤三百米。
朝令夕改,战士们都有点儿懵,到底搞什么名堂?
不是李云龙搞名堂,是即将到来为他们打开缺口的轰六,搭载的炸弹有名堂。
此次两架轰六搭载的炸弹不一样,其中一架搭载了超级炸弹——3000-2型航爆弹。
这是常规炸弹中尉力排名第十的。
也是华夏空军现役威力最大的炸弹。
整个航爆弹全重达到了2。8吨,轰六也只能在弹舱内携带1枚。
据资料,这种炸弹由哈尔滨某厂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生产865枚,是有具体数字的。
好在是可以外贸的,陈浩总共买了三枚,花了大价钱。
当然这款炸弹也对得起它的价格,主要用途是对海上和地面的坚固固定目标进行攻击。
一旦直接命中,其威力足以直接击沉失去航行能力的十万吨大型舰艇,或者摧毁大型坚固掩体。
炸毁腾冲那坚固的石头城墙,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这款炸弹不是没有缺点。
七八十年代的老式炸弹没有制导能力,因此需要借助轰六飞机上的雷达、光学轰炸瞄准器来进行精确瞄准。
大型轰炸机执行临空轰炸任务,绝大多数情况是概略轰炸。
即对几十平方米、甚至上百平方米的面状目标实施打击。
而这一次,他们的打击目标是只有十平米见方的城门。
高空、高速,山谷又多风。
两千米高空看城门,就如火柴盒大小。
没有自动制导功能,一旦投出,便不受控制,命中目标完全靠机组成员的精准计算和对投弹时机的精确把握。
所以第二架轰炸机搭载了拥有制导功能的炸弹,威力当然不能与之相比,也不能保证彻底炸开城门。
算是一个弥补的双保险。
让前线的坦克、步战车靠后,再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