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总背过手来皱着眉头,思考日军大兵压境,究竟会往哪儿打?
除了那些县城,在八路军农村的根据地,缺乏有价值的目标。
手里捏着钢笔的刘师长发表看法说:
“我认为,咱们的反间计应该是起效果了。那么大一个兵工厂的建立,日本人要是能坐得住才怪了。”
通过日军拉拢下水的叛徒,他们把兵工厂的情报,进一步透露给了日军。
包括机械的数量,安装工程师的人数,准备招募工人的数量等等。
这一切都显示,兵工厂是确实存在的。
而且是正在建立当中。
副参谋长颇为赞同的说:“除此之外,包括咱们总部,都可以在日军进犯时,迅速撤退避其锋芒。
日军的目的昭然若显,绝对是兵工厂!毕竟那么多机械想要搬运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说的对,最少有八成的概率。”老总也是那么想的。
只是出于谨慎的态度,他还是多加思考了片刻,将其他的可能性一一排除。
兵工厂的消息,是他们化被动为主动透露出去的。
总部自然是有一定准备的,要围绕着兵工厂,跟日军打一场大决战。
只有把日军打的疼了,打怕了。
这以后才不会有事没事的来找兵工厂的麻烦。
工人生产武器,总归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
作战参谋结束了图上作业,站起身来郑重的汇报道:
“报告首长,根据日军先头部队乘卡车前进的速度来看,他们最迟明早就可抵达兵工厂的外围。”
兵贵神速,打仗大部分时候速度很重要。
一听日军明早就能赶到,三位首长不禁都皱起了眉头。
日军得到情报后反应的速度太快,这赶路的速度也出乎意料,比以前步兵前进快几倍。
总部调动的其他作战部队都还在路上,没有赶到预定的位置。
此时若是让日军迅速的赶到了目的地,那这一仗就不好打了。
老总缓缓道:“必须得派人阻击一下敌人,把时间拖到后天。”
刘师长立马给出了方案:“立刻派公路沿线的游击队县大队,炸毁沿途的桥梁。
在公路上布置的地雷。
还得派一个主力团,占据险要位置打一场阻击战,拖延时间顺便挫一挫日军的锐气。”
炸毁掉沿途桥梁和布置地雷,就能给正在行进路上的日军造成许多麻烦。
也给八路军争取到调动部队的时间。
派遣主力部队打阻击战,也是很有必要的保险。
把日军最终抵达战场的时间,控制在八路军的手里。一定程度上拿到战争的主动权。
副参谋长皱着眉头,非常悲观的说:“
日军第六师团是甲种师团,上百辆卡车运送的一个步兵联队,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