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134章 穷的卖儿卖女(第1页)

第134章 穷的卖儿卖女(第1页)

财政不够?

马钰非常的诧异:“你不知道朝廷是怎么给官吏发俸禄的吗?”

朱标有些无语的道:“知道啊,一直都是发放钱粮、布帛等作为俸禄啊。”

他心里的潜台词是,这么关键的东西,我作为太子。。。

赵怀恩辞去兵部尚书之职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朝野震动。表面上看,赵怀恩退让一步,实则却将自己置于更为稳固的位置。他虽不再执掌兵部,但军中旧部仍视其为统帅,而皇帝的信任,也因他的主动让权而更加坚定。那些原本想要借机弹劾他的大臣,此刻却陷入两难之境,既不敢轻举妄动,又不甘心就此罢休。

朱高燧虽准许赵怀恩辞去兵部尚书之职,但并未真正放权。他深知,赵怀恩虽辞去兵部尚书之职,却依旧掌控着军中人脉,若贸然任命新尚书,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于是,他下旨由兵部左侍郎暂代尚书之职,一切军务仍需赵怀恩点头方可施行。这一安排,表面上是削弱赵怀恩的权力,实则依旧是赵怀恩在幕后操盘。

赵怀恩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未多言,只是默默接受。他知道,朱高燧虽信任他,却也对他心存忌惮。如今他主动辞去兵部尚书之职,既是避嫌,也是试探。若朱高燧真的对他起了疑心,必然会趁机削弱他的势力。可朱高燧并未如此,反而给予他更大的信任,这说明皇帝虽有疑虑,却依旧选择依赖他。

“陛下终究还是不愿轻易换人。”赵怀恩在书房中低声自语,手中握着一封密信,信中正是沈墨从江南传来的消息。

沈墨已抵达苏州,正暗中监视杨士奇的动向。据他所报,杨士奇虽表面沉稳,但暗中已开始联络江南士族,试图借助地方势力对抗朝廷。江南士族素来与朝中旧臣关系密切,尤其是杨士奇门下弟子遍布江南,若真被他联络成功,恐怕会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赵怀恩看完密信,眉头微皱。他知道,杨士奇此举虽看似隐忍,实则步步为营。若不加以遏制,恐怕会在未来掀起更大的风波。

“杨士奇,你终究还是不肯罢休。”赵怀恩喃喃道。

他随即提笔,写下一封密令,命沈墨继续监视杨士奇,同时暗中联络江南地方官员,务必掌握杨士奇的每一个动向。若他真有异动,便立刻动手,绝不容他再有喘息之机。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关于赵怀恩的流言并未完全平息。虽然皇帝依旧信任他,但朝中仍有人蠢蠢欲动,试图借机扳倒他。

“赵怀恩虽辞去兵部尚书之职,但依旧掌控军权,这与不辞有何区别?”一位大臣在私下与同僚交谈时,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另一位大臣则低声劝道:“此事不可轻举妄动。陛下对赵怀恩仍旧信任,若贸然上奏弹劾,恐怕会适得其反。”

“可若不趁现在出手,等赵怀恩缓过气来,我们便再无机会。”那大臣咬牙道。

“可若要动他,也需有确凿证据。”另一位大臣沉声道,“否则,陛下只会认为我们在构陷忠臣。”

几人沉默片刻,最终决定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而就在这时,一封密奏悄然送入御书房。

朱高燧看着那封奏折,脸色阴沉。奏折中言辞激烈,指责赵怀恩虽辞去兵部尚书之职,却依旧操控军权,甚至有私通边军之嫌。虽无确凿证据,但言辞凿凿,字字诛心。

朱高燧看完奏折,心中微微一震。他并非完全不信赵怀恩,但赵怀恩在军中的影响力确实太大,若不加以控制,恐怕将来会成为隐患。

“赵兄……”朱高燧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深知,赵怀恩虽忠诚,但权力过大,终究会成为隐患。可若现在对他下手,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毕竟,赵怀恩掌握军权多年,若贸然将其削权,恐怕会引起军中不满。

朱高燧陷入沉思,良久未语。

……

与此同时,江南的局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杨士奇虽表面沉稳,但暗中已开始加快联络江南士族的步伐。他深知,若想扳倒赵怀恩,仅靠朝中弹劾远远不够,必须借助地方势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大人,属下已与苏州知府取得联系,对方愿意暗中支持我们。”一位幕僚低声禀报。

杨士奇缓缓点头:“很好。江南士族虽表面顺从朝廷,但内心依旧忠于先帝。只要我们稍加引导,便可掀起一场风暴。”

幕僚迟疑道:“可赵怀恩在江南也有耳目,若被他察觉,恐怕会提前出手。”

杨士奇淡淡一笑:“他若察觉,反而更好。他若提前出手,便会暴露自己的野心,届时,皇帝必然对他生疑。”

幕僚恍然:“属下明白了。”

杨士奇望向窗外,目光深远:“赵怀恩,你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你终究忘了,权力之争,从来不只是靠实力,更靠人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