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乐平县黄沙镇的百姓,过年时候听亲戚说落风镇这边时常有招工信息,待遇还很不错,而且不只要青壮,老人妇人半大孩子都要。
遂起了心思。
他们黄沙镇地贫,家中几亩贫地一年到头就算精细照顾,也养不活一家人。
虽说落风镇是边镇,离外族近,害怕有兵祸,之前大伙都不敢往这边来。可如今饭都吃不饱了,饿死和被人打死都是死。
还不如拼一拼。
他家里有父母,妻子,和一儿两女,如果一家人都能应上工,就不会再饿肚子了。
才来落风镇两日,没钱住客栈,脚店也住不起,一家人搭了个草房宿在离城墙不远的地方。
听说前些天招过一次工,是轻省活,连老人和孩子也要,二十文钱还包两顿饭,牛大壮一个劲的懊悔,怎么就来晚了几天呢。
要是早几天出发,他们一家都能应上工了。
再不敢轻慢,白天夜里就蹲在城墙外头,害怕错过招工信息。
结果,这回只要青壮?
他们家少少那点积蓄,在路上已经用完了。带来的米粮也不够吃了。
“差爷,我父母,妻女都是麻利人,一定能把活干好!”
拉着差役,细述自家的情况,想为家人争取上工机会。
这次只有他和儿子符合条件。可父母妻女怎么办,总不能留在落风镇外头挨饿。
与牛大壮一样,很多从别处赶来的人,也拉着差役要活计。
差役也不生气,只道:“规矩就是规矩,这回种树是赶天时,误了天时,种下的树不发,责任谁担?买树苗的银子谁付?”
扫了一圈,有些诧异怎么忽然来了这么多找活计的。
扫了一圈,见这样的天气,还好多人赤着脚,衣裳单薄,想起自己做为落风镇百姓,睡着火炕,烧着煤球,身上暖暖和和,也不再为温饱发愁。
心生不忍。
安慰道:“放心吧,过几日指不定还要招工,到时条件会放宽,估计招的人也不少。”
春耕在即,光世子妃手里就有大量田地要招人,还有不少军眷也分了不少田地,也都需要人。
“差爷,这是真的吗?”
牛大壮生出几分希望,拉着差役确认。
“是真的,估计要不了几天了。”
“好好,谢谢差爷,那我让我家人在另等消息。”
不敢打扰差役办事,拉着儿子赶紧去报名,势必要占下两个名额。他儿子十五岁了,怎么不算青壮行列。
他们父子都是舍得下力气的,种树,累是累的,可这活他们能干!
因为牛大壮就守在城墙告示下等招工信息,所以很快就报上名,并被录用。
父子二人几乎是跑着回到草房。
“爹娘,我们找到工了!”
父子二人一天就能得五十文,还包两顿饭,省下的工钱老父母和妻女都能吃饱了。
,!
一家人听了都很高兴,在送了牛大壮父子去上工后,牛父和牛母也到城墙下蹲守用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