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芷兰皱眉:“那你打算如何?”
赵景沉吟片刻,低声道:“我要她亲自出手。”
韩芷兰怔住:“你什么意思?”
赵景缓缓道:“我要让她以为,自己仍有翻盘的机会。我要让她以为,太子已开始动摇,甚至……怀疑皇帝的立场。”
韩芷兰眼神微动,低声道:“你想引蛇出洞?”
赵景点头:“正是。她若以为太子已失宠,便会亲自出手,甚至……直接联络皇帝身边的人。”
韩芷兰沉思片刻,缓缓道:“你想让她联络谁?”
赵景目光微冷:“皇帝身边的近臣??李德。”
韩芷兰脸色一变:“他是皇帝最信任的内侍,若他真与太后勾结……”
“那便是一举铲除太后一派的最佳时机。”赵景缓缓道,“我已安排人手,只要他们一联系,便可人赃并获。”
韩芷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敬意:“赵景,你比我想得更深。”
赵景却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别无选择。”
翌日,赵景便开始布局。他先是让太子在朝会上表现出些许迟疑,似乎对皇帝的态度产生了疑虑。随后,又故意放出风声,让李德察觉太子已动摇。
果然,数日后,李德秘密前往太后寝宫,被赵景早已安排的人盯上。
赵景连夜将此事呈报太子,并建议太子立即入宫,面见皇帝。
赵允泽听后,脸色骤变,当即决定入宫。
赵景随太子入宫,一路沉默不语。御书房内,皇帝面色冷峻,李德已被拿下,跪于阶下。
赵景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臣今日所呈,乃李德与太后密会之证据。李德已承认,他受太后指使,试图在陛下与太子之间挑拨离间,以图动摇东宫根基。”
皇帝目光微沉,缓缓开口:“李德,你可知罪?”
李德伏地叩首,声音颤抖:“陛下……草民……草民受太后胁迫,不得已而为之……”
皇帝冷哼一声:“你跟随朕多年,竟敢背叛朕?”
李德浑身颤抖,不敢抬头。
赵景继续道:“陛下,太后此举,已非寻常干政,而是彻彻底底的谋逆。若不加以严惩,恐朝纲不稳,东宫危矣。”
皇帝沉思良久,终是缓缓开口:“好,朕即刻下旨,废太后名号,贬为庶人,软禁于冷宫。凡与太后勾结者,一律严办。”
赵景拱手应命,心中却并无半分轻松。
他知道,太后虽已失势,但她的势力并未彻底瓦解。而这场朝堂之争,也远未结束。
御书房外,风雪依旧,宫墙之上,残雪未融,仿佛在诉说着这场风暴的余波。
赵景站在廊下,望着远处的宫门,心中却无比清明。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赵景离开御书房时,天色已晚,宫墙外的寒风卷着细雪扑面而来,他裹紧了身上的斗篷,脚步却未停。他知道,今日朝堂之上,虽已掀开太后一派的阴谋一角,但真正的大战,才刚刚拉开帷幕。
他并未回东宫,而是径直前往城南一处隐秘的宅院。那里,是韩芷兰安排的临时据点,也是他接下来布局的关键所在。
夜色深沉,宅院内灯火昏黄,韩芷兰已等候多时。见赵景入内,她起身迎上,低声道:“你今日在御前的举动,已彻底将太后一派逼入死角。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赵景点头,神色沉稳:“他们若不动,我才担心。”
韩芷兰凝视着他,眼中透着一丝担忧:“你可知道,太后一派在朝中盘根错节,即便皇帝已下令彻查此案,他们仍可能反扑。尤其是……王敬之虽被革职,但他在江南的势力并未完全瓦解,而太后身边,还有几个极为得力的心腹。”
赵景缓缓坐下,低声道:“我知道。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抢先一步。”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到韩芷兰手中:“这是江南那边传来的最新情报。王敬之旧部并未因他被革职而四散,反而在暗中集结,意图反扑。他们似乎在策划一场大动作,目标,是东宫。”
韩芷兰眉头紧蹙,迅速浏览信中内容,脸色渐沉:“他们打算在太子出巡时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