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陈默准时来到约定的咖啡馆。
那人已经坐在角落里,脸色苍白,眼神游移不定。
“你来了。”他低声说。
“坐下。”陈默径直走到他对面,“把你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那人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他们给我的合同,里面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操控舆论、伪造证据,甚至安排人手潜入我们的剪辑室。”
陈默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眼神逐渐凝重。
“你是怎么拿到这个的?”
“我偷偷复制了一份。”那人苦笑,“我当时没想过会用上它,但现在……我想赎罪。”
陈默看着他,许久才开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早点这么做,我们就不会经历这么多波折?”
“我知道。”那人低下头,“但我真的害怕……他们太强大了。”
陈默没有再说话,而是拿起手机,拨通了法务团队负责人的号码。
“老王,我现在有一份关键证据,可以彻底扳倒对方。”
电话那头传来惊喜的声音:“真的?太好了!我们正需要这个!”
挂断电话后,陈默抬头看向眼前的男人:“你愿意站出来作证吗?”
那人咬牙点头:“我愿意。”
“好。”陈默起身,“那就让我们一起,把他们送上法庭。”
接下来的几周,整个案件进入白热化阶段。
陈默团队提交了大量新证据,包括那份合同、早期剧本开发资料,以及多位业内专家的证词。
与此同时,国际仲裁机构也开始对那家好莱坞公司展开深入调查。
媒体再次聚焦这场版权之争,许多外媒开始重新评估事件的真相。
“中国电影人终于不再沉默。”一家法国杂志评论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捍卫了原创的尊严。”
而就在案件即将迎来最终裁决之际,那家好莱坞公司的高层突然集体辞职,公司内部陷入混乱。
最终,仲裁机构裁定,《伤心者》的原创性毋庸置疑,驳回对方所有诉讼请求,并要求该公司公开道歉。
消息传出的那一刻,整个行业为之震动。
陈默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外面的城市天际线,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我们做到了。”他对身后的杨仪说。
“是啊。”杨仪轻声回应,“你做到了。”
不久之后,《伤心者》正式在全球多个国家上映,票房和口碑双双爆红。
林婉如凭借出色的表演,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提名,而陈默本人也被多家权威媒体评为“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导演”。
然而,在这一切荣耀背后,陈默始终记得那段艰难的日子。
他知道,真正的导演,不只是拍电影的人,更是敢于面对挑战、坚持信念的人。
而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几个月后,陈默受邀前往纽约参加一场国际电影论坛。
在台上,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陈导演,您认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在哪里?”
陈默微微一笑,回答道:“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中国人的故事里,在每一个敢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创作者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