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若仍信我,便请允我暂缓回京;若陛下已疑我,沈某亦愿以死明志,护北疆百姓安宁。”
他放下笔,望向远方,目光深邃如海。
他知道,这一封奏章,将决定他的命运,也将决定北疆的未来。
风雪未止,天地苍茫,而他,依旧屹立于风雪之中,迎接下一场血与火的洗礼。
数日后,李文昭果然率三千禁军南下,绕道并州,欲趁沈清风不备,奇袭雁门关。
赵云早已率五千精骑埋伏于关外十里坡,待其半数入谷,便以火攻断其退路,而后合围歼之。
夜色下,火光冲天,箭雨如雨,三千禁军顿时陷入混乱。
李文昭惊怒交加,率亲兵突围,然赵云亲自率军截击,斩其首级,悬于关外示众。
“沈将军誓守北疆,若有背叛者,皆如此例!”
北疆将士闻讯,士气大振,民心亦稳。
韩烈亦于城中肃清内应,斩杀十余名密谋响应李崇之将,震慑群雄。
北疆三郡,百姓得知沈清风誓守北疆,皆纷纷前来投军,愿效死力。
“沈将军护我北疆,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短短数日,义兵再增五千余人,城防亦加固完毕,军械粮草充足,士卒士气高昂。
沈清风站在雁门关城头,望着远方,风雪依旧未止,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仿佛将尘世的喧嚣尽数掩埋。他披着厚重的玄色披风,神色沉静,目光深邃如海。
“若李崇欲夺我兵权,那便让我以北疆为棋,与你下一盘生死之局。”
风雪未止,天地苍茫,而他,依旧屹立于风雪之中,迎接下一场血与火的洗礼。
数日后,京师再传消息,皇帝终于下旨,命沈清风暂缓回京,命其继续镇守北疆,待局势稳定,再行召见。
沈清风阅信后,神色未变,只低声喃喃:“陛下……终究未舍我。”
他随即修书一封,直送京师,言北疆军务已稳,敌军残部已尽,百姓亦安,若陛下仍信我,沈某愿誓死守护北疆,直至陛下召见。
风雪未止,天地苍茫,而他,依旧屹立于风雪之中,迎接下一场血与火的洗礼。
北疆三郡,百姓得知沈将军誓守北疆,皆纷纷前来投军,愿效死力。
“沈将军护我北疆,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短短数日,义兵再增五千余人,城防亦加固完毕,军械粮草充足,士卒士气高昂。
韩烈巡视各郡归来,入关后便直奔议事厅,向沈清风禀报:“将军,各郡守将皆已整军备战,百姓亦愿效死力,若李崇再动,必使其无功而返。”
沈清风点头,目光沉稳:“北疆虽贫,然百姓忠义,将士可用。若战,未必无胜算。”
赵云亦道:“将军,若兵部遣大军前来夺权,我等当如何应对?”
沈清风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北疆与中原交界之处,缓缓道:“若兵部遣大军前来,我便以北疆为据,与其抗衡。我已命各地将领严守城池,不得轻举妄动,亦不得擅自回援雁门关。若敌军来犯,便以坚壁清野之策,耗其粮草,待其疲敝,再行反击。”
王敬之皱眉:“然若陛下仍不明我心,恐被天下视为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