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这几个家伙是真的拿罗南和佐伊当作了‘大明星’,不是闹着玩的。
争抢了一两分钟无果,几个人同时妥协了??同意一人开一段,大家平等机会,有没有跟着兄弟变名人的命,就看上帝的安排了。
他们能。。。
几天后,我拿到了县里批下来的二期项目用地,位于葡萄园东侧的一片坡地,原本是片荒废的果园,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非常适合葡萄种植。我和李建国一起去了现场查看,站在山坡上,望着眼前这片土地,我心里充满了期待。
“小赵那边已经联系好了几家大型超市,他们愿意试销我们的葡萄。”李建国一边擦汗一边说,“但人家要求我们提供稳定的供货渠道和统一的品牌包装。”
我点头:“品牌包装的事我已经让设计公司做了初稿,下周就能出样稿。至于供货,只要二期项目顺利推进,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的产量就能翻一倍。”
“那得抓紧动工。”李建国搓了搓手,“我明天就找人来清理土地,准备翻耕。”
“先别急。”我拦住他,“我打算先召集一批愿意参与二期项目的村民,让他们入股投资,参与管理。这样既能调动积极性,也能分担风险。”
李建国想了想,点头:“行,我这就去通知刘老师,让他组织一期培训,先给大家讲讲葡萄种植技术和管理流程。”
回到园区后,我立刻召集了刘老师和几位村干部,把二期项目的计划详细讲了一遍。大家都很兴奋,尤其是刘老师,立刻就开始准备培训材料。
“我觉得这次培训,不仅要讲技术,还要讲市场。”我说,“我们要让村民们明白,种葡萄不只是种葡萄,而是做产品、做品牌、做市场。”
刘老师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在课程里加入品牌意识、市场分析、销售技巧这些内容。”
第二天,我亲自在村里的广播里做了动员讲话,号召大家积极参与二期项目。下午,村委会议室就坐满了人,村民们纷纷前来报名,都想参与这个“香饽饽”。
“我家有三亩地,可以入股。”一位村民站起来说。
“我家孩子在外地打工,我想学点技术,以后自己也能种。”另一位村民也表态。
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我心里一阵欣慰。李建国在一旁笑道:“小林,你这项目,真是把人心都凝聚起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一边培训村民,一边准备土地清理和翻耕工作。整个园区再次忙碌起来,大家干劲十足,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火热的气氛。
就在我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市里突然来了通知,说要组织一次“农业项目发展研讨会”,邀请我作为代表参加,并做主题发言。
“又是市里搞的名堂?”李建国皱眉,“上次的事还没完,他们又想干什么?”
我笑了笑:“不管他们想干什么,咱们照常准备。只要我们做得正,就不怕他们找茬。”
我开始准备发言稿,这次我打算重点讲讲“村民自主管理”和“品牌建设”的经验,让大家看到我们不是靠政府扶持,而是靠村民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
出发前一晚,我特意去村里看了看,村民们正在参加培训,教室里坐满了人,气氛热烈。我站在门口,听着刘老师讲课的声音,心里一阵踏实。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资料出发去市里。到了会场,我发现除了我,还有几位县里的项目负责人,以及市农业局的领导。
会议开始后,几位县里的代表轮流发言,大多是讲讲政府扶持、政策倾斜、资金投入这些内容。轮到我时,我走上讲台,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是南江县葡萄园项目的负责人林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村是如何在没有政府大规模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通过村民自主管理、自筹资金、自建平台,把一个小小的葡萄园,发展成省级示范项目的。”
我一边展示PPT,一边详细介绍了我们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销售模式,以及村民的参与情况。
“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农业项目,最终是要靠农民自己来管理、来经营的。政府可以引导,但不能干预。我们村的葡萄园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尊重了农民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项目的主人。”
我讲完后,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几位专家也纷纷提问,我一一作答,逻辑清晰,数据详实。
会后,市农业局的一位领导特意留下来,对我说:“小林,你们这个模式,确实值得推广。市里也在考虑,如何在其他项目中借鉴你们的经验。”
我点点头:“谢谢领导的认可,我们愿意分享经验,也希望市里能给予更多政策支持,而不是干预。”
他笑了笑:“放心,我们会注意的。”
走出会场,我松了口气。我知道,这次发言,不仅为我们项目赢得了更多认可,也让市里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到南江县后,我立刻召集了园区核心团队开会。
“市里那边,已经认可了我们的模式。”我环视一圈,“接下来,我们要做几件事。”
“第一,启动二期项目,尽快完成土地清理和翻耕工作,确保明年春季能种下第一批葡萄苗。”
“第二,完善品牌建设,注册‘南江阳光葡萄’商标,设计统一包装,并在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