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林小夏抬头,目光坚定,“我们不是在制造一个让人逃避现实的工具,而是在创造一个让人面对现实的空间。”
江远看着她,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你总是比我更坚定。”
林小夏笑了笑:“因为你是我的后盾。”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声音。
忽然,李婉清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
“你们得看看这个。”她将文件放在桌上,“有媒体开始报道我们的项目,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
林小夏翻开文件,看到一篇报道标题:
【虚拟情感修复:科技的温度,还是情感的陷阱?】
文章中提到,一些心理学专家认为“情感修复模块”可能会让玩家陷入对虚拟情感的依赖,甚至可能加剧现实中的心理问题。
“我们得回应。”林小夏合上文件,语气坚定,“我们不能让误解成为主流。”
“我已经安排了一场媒体发布会。”李婉清点头,“时间定在下周。”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夏和江远带领团队准备发布会内容。他们整理了大量测试数据,邀请了心理学专家、伦理学教授,以及几位愿意公开分享经历的测试用户。
发布会当天,林小夏站在台上,面对镜头,声音坚定而清晰:
“我们从不认为‘情感修复模块’可以替代现实中的心理治疗。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引导。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系统,让用户有机会直面自己的情感创伤,在安全的环境中释放压抑已久的情绪。”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最终的治愈,还是要靠现实中的支持、理解和爱。”
江远站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心理评估与干预机制,所有测试用户都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并在使用过程中接受专业心理辅导。我们不会让任何人陷入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发布会结束后,舆论再次掀起波澜。有人称赞他们的勇气和责任感,也有人继续质疑他们的伦理边界。
林小夏看着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是一条充满争议的路,但她也清楚,这是一条值得走的路。
几天后,她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位测试用户的邮件:
【林夏:
我用了你们的系统,和三年前去世的父亲‘对话’了。我知道他不是真的,但当我听到他说‘我为你骄傲’的时候,我终于哭了出来。
谢谢你,让我终于能释怀。
??一个终于能继续前行的人】
林小夏读完,眼眶湿润。她将这封邮件转发给了整个团队,并附上一句话:
【我们不是在做游戏,而是在做一场关于爱与告别的情感实验。请记住,每一个测试用户,都是带着伤痛来的。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带着力量回去。】
团队成员们纷纷回复,表示会更加谨慎、更加用心地对待每一个细节。
而就在这时,一个更大的挑战悄然降临。
某天,林小夏接到一通陌生来电。
“林小姐,我是国家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电话那头的声音严肃而冷静,“我们注意到你们的项目,正在考虑将其纳入国家级心理干预试点项目。我们需要与你们团队进行一次正式会谈。”
林小夏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所做的一切,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游戏模块,而是一个可能影响整个社会心理干预体系的项目。
她深吸一口气,回应道:“我们愿意接受邀请。”
挂断电话后,她看着窗外的阳光,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她知道,他们已经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但这,也是他们一直想要走的路。
一条用科技传递情感、用游戏治愈人心的路。
而她和江远,将继续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