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得小心。”潘淑提醒,“有些技术,不是光靠钱就能买到的。”
“我知道。”让卫东点头,“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只要能引进技术,我们就能消化、吸收、再创新。”
“你倒是信心满满。”潘淑看着他,“不过,我倒是有点担心,你一个人能不能撑得住?”
“我当然撑不住。”让卫东笑了,“所以我才要找更多人一起干。”
“比如?”潘淑问。
“比如你。”让卫东看着她,“你愿意加入吗?”
潘淑一愣,随即笑了:“让总,你这是在挖我?”
“是的。”让卫东点头,“我们需要懂市场的人,也需要懂资本的人。你正好都懂。”
“让我考虑考虑。”潘淑没有立刻答应,“我得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当然。”让卫东点头,“我等你消息。”
就在这时,展厅中央的大屏幕再次亮起,播放起一段新的视频。
画面中,一辆辆国产车在不同的城市道路上穿梭,从繁华的商业街到安静的居民区,再到高速公路,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旁白依旧是汪志文的声音,语气沉稳而坚定。
“国产汽车,不只是工具,而是生活的延伸。它承载着千千万万家庭的梦想,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从第一辆国产车下线,到如今的星辰系列,我们走过了漫长的路。这条路,不是靠模仿,而是靠创新。不是靠合资,而是靠自主研发。”
“未来,属于每一个敢于追梦的人。而我们,正是这条路上的开拓者。”
视频播放完毕,展厅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说得好!”市外领导激动地拍手,“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国产汽车工业!”
让卫东站在车旁,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而他,已经准备好了。
“让总,我听说粤州厂那边已经和博世签了意向协议。”潘淑压低声音,“他们准备引进全套发动机技术,甚至可能直接用在下一代猎豹车型上。”
让卫东眉头微皱:“这么快?”
“是的。”潘淑点头,“而且他们还拉上了沪州新能源,打算在新能源领域也搞个大动作。据说要联合开发一款混动SUV,主打智能驾驶和长续航。”
“他们这是要全面压制我们。”让卫东语气平静,但眼神中透出一丝凝重。
“所以你得想办法。”潘淑看着他,“如果星辰系列还没量产,他们那边的新车就上市了,你们的市场空间会被压缩得很厉害。”
“我明白。”让卫东点头,“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快星辰系列的量产进度,同时尽快推出新能源车型。”
“那你打算怎么推?”潘淑问。
“我已经和江州厂那边谈好了。”让卫东解释道,“他们会在一个月内完成第一批试装车,然后进行市场测试。如果反馈不错,我们就会正式启动量产。”
“那资金方面呢?”潘淑追问,“你之前不是说,港岛那边的投资已经到账了?”
“是的。”让卫东点头,“但他们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中心的扩建和新能源技术的引进。星辰系列的量产,还得靠江州厂自己。”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让他们先投一部分资金进来?”潘淑建议道,“毕竟他们也是合作方,不可能只等着我们出成果。”
“我已经提过。”让卫东苦笑,“但他们那边还在观望,想等第一批试装车的结果出来再决定。”
“这倒是正常。”潘淑点头,“不过你得想办法让他们尽快下定决心,否则时间拖久了,市场机会就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