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海面上粼粼金光。
朱载坖站此刻也已经从宣德巨舰上回来,站在了港头上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目送着东洋水师的舰队缓缓驶离港口。
这由一百二十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在海面上展开,如同一条巨龙舒展身躯一般壮观绝伦!
“皇爷,海风甚凉,请回銮吧。”
司礼监太监孟冲轻声在一旁提醒道。
朱载坖恍若未闻,目光追随着渐行渐远的舰队,看着舰队朝着海天一线的方向驶去。
朱载坖远远的望着最前面的“宣德巨舰”,目光里仿佛依稀还能看到,戚继光等人的挺拔身姿。
这些人可都是大明未来开拓万里海疆的希望。
只要这些人能够一代一代的成长起来,那么大明的船只在将来驰骋四海,纵横八荒,也就不是梦中的奢望了。
看着舰队消失在海面天际线上之后,朱载坖这才收回了目光。
同时他的脑海也不禁闪现着,赐戚继光斧钺的场景。
那柄玉制的青铜斧钺,不仅是朱载坖对戚继光的绝对信任!也象征着无上的军事权力和皇帝的绝对权威。
比起一般时候,皇帝赐给封疆大吏的王牌令箭,还要重要几分!
虽然两者之间的权力属性是一致的。
但是斧钺所代表的权威,依然不是王牌令箭,以及所谓的上方宝剑可以比拟。
“孟冲,你说,戚卿此去,需要多久才能传回捷报?”
朱载坖闲问了身边的孟冲一句。
孟冲也立刻躬身回应道:“戚总兵是皇爷早就看中的当世良将。他又在胡阁老手下打磨了那么多年,又执掌着东洋水师这么些年,肯定不会让皇爷失望的。”
“说不定,他也能有皇爷当年在京郊大破鞑靼的几分模样,在数月之内就可以传回捷报。”
朱载坖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又微微摇头叹息道:“倭国虽小,却凶悍狡诈。此番派遣戚卿他们远洋作战,其难度比起朕当年在京郊打鞑靼,可是要难得多了。”
“朕当年打鞑靼的时候,虽然心里也没底,但朕清楚只要朕能稳住阵脚,出其不意的打乱鞑靼的部署,那么等到各地勤王大军一到,鞑靼必败!”
“可是现在戚继光远征倭国,差不多就是孤军深入了,朕能给他的,除了信任之外,其他的之也能听天由命了。”
朱载坖对于远征倭国这件事,还是看的非常开明的。
他没有要求戚继光一击必杀!
毕竟大明和倭国之间,还相隔着上千里的大洋,如此宽阔远距离的大洋,真要想给戚继光一些补给和帮助,说实话真的是很难的。
而且现在的大明也没有那么多远洋战船和能够远洋的补给船只。
所以,戚继光这一战要想取得了不得的战果,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容易,肯定是要有一些波折的。
不过朱载坖也不怕有波折,只要大明的国力尚在,大明的军心人心尚在,一次达不到目的,那就准备两次,两次达不到,那就三次!
反正朱载坖是绝不会像元世祖那样半途而废,一次之后就熄火不干了。
毕竟时代变了。
元世祖东征倭国的时候,纯粹是蒙古帝国的侵略惯性所致,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利益支撑。
但是现在朱载坖东征倭国,就不一样了。
现在大明几乎是举国皆知倭国富银,这么重要的金山银山,就这么水灵灵的与大明隔洋相望,大明要是还能无动于衷,那才是真邪门了。
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朱载坖收回了目光,吩咐了一声,“摆驾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