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功名富贵服服帖帖
大周朝的会试一般安排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间,今年是祁安元年,新皇正月才登基,一月底二月初登基的消息才传遍整个大周朝,要赶在二月开恩科根本来不及。
这不,为了体恤学子,头一回把会试安排在乡试之后,也是在秋天,若是个有本事之人,三个月内就能考中乡试、会试,一朝面见天子。
这次恩科跟以往会试还有个不同之处,会试卷皇后出一题问商,殿试卷皇上问军政,太子问民与官。
恩科的出题既体现出皇上对士子们的重视,也表明了皇上对皇后和太子的态度,今次恩科选出来的士子,都需恭恭敬敬给皇上皇后太子磕一个头。
皇帝也在用此举告诉天下读书人,皇后的威严不可冒犯,尔等若是心存怨念,大可以挥袖离去,告诉世人你是个不汲汲于功名富贵之人,你乃真正的山中高士。
无人!
一个提前从会试的贡院离开的举人都没有!
无形的巴掌扇到许多人脸上,那些暗中期待士子闹事的人都熄火了。
“读书人呐,嘴上说的都是仁义道德,先贤子曰,做起事来又是另一套,偏偏他们还能自圆其说,唾面自干。”
今日是状元游街的大日子,黄梦得、王念经和陈一直三人好久没聚了,今日不用当差,就相约聚在茶楼喝茶。
一群读书人被洛阳百姓围观簇拥着从楼下走过,陈一直从楼上看下去,全是这些新科进士的笑脸,忍不住半是讥讽半是嘲笑。
“背后多少家中有女儿的人家嫉恨皇后啊,恨不得把皇后拉下来自家女儿上去,成为那个手握大权之人,才好扶持一家子富贵。”
“可惜了,一个个有心无胆,最后还是献王这个出头鸟够蠢,把自己的王爵都削没了,洛阳城里都没他一家的容身之所,那些缩头乌龟谁又心疼献王了?”
陈一直在外人面前颇有太子之师的风范,在熟人面前他就是嘴下无德的碎嘴子,骂完读书人骂宗室,黄梦得这个儒家领袖只当没听见,只喝自己的茶。
“黄老头儿,你倒是说句话啊!”
黄梦得现在养气功夫好得很,根本不搭理他,扭头问王念经:“前儿我去祈安殿送文书,听见皇上和皇后娘娘商议,要在洛阳建一座百工楼,要招揽许多你们墨家的有才之人,研制什么东西,你可知道?”
王念经笑着点点头:“知道,皇后娘娘一向看重工农。”
百工楼明年才建,外地的墨家子弟已经有不少人赶来洛阳,来的早的,被安排到皇庄里给工部户部的官员帮忙,明年等百工楼建好了再给安排具体差事。
王念经曾想过,皇上登上大位后,为了拉拢武将、地方大族、天下读书人等,就算皇后肯支持他们,皇后退到后宫中后,只怕再不能像在松江城一样。
谁知皇上登基后,皇后还是那个跟皇上并驾齐驱的皇后,皇上也愿意护皇后一护,他们这些非儒家的学派,还有陈一直这些商人,在皇后娘娘支持下才一日比一日好。
话又说回来,陈一直骂骂咧咧也不是没有缘故,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儒家的读书人再会读书写文章,真要较起劲儿来,他们那一点人,可能跟天下人斗?
王念经一直想的明白
,
只要皇后手里的权力一直都在,
他们这些工农商,联合起来,谁会怕一群读书人?
说起读书人的风骨来,陈一直又兴奋了,他说:“皇上皇后是聪明人,对付那些叽叽歪歪的酸儒,拉不如打,看看刚才过去的那些新科进士,他们哪个没在考卷上夸皇后娘娘?过些日子等恩科的会试殿试卷子结集成册,印刷出来送到大周朝各地,叫天下读书人都瞧瞧他们为仕途吹捧皇后娘娘时的嘴脸,看看他们以后有没有脸反水。”
黄梦得看他不惯,皱着眉。
陈一直哈哈一笑,道:“咱们黄先生肯定是经世致用这一派的读书人,跟那些酸儒肯定不同哈。”
黄梦得瞪他:“有空看儒家的笑话,不如好好把主子交给你的事情处置好,等北境安稳下来,下一步就该轮到南方了。”
开海禁,重定商税,哪样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陈一直笑而不语,这样的大事他能做主?
啧,要不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他都想告诉黄梦得,皇上皇后还在松江城时,就选好了开海禁的港口,甚至新的商税早就定好了,就等着水到渠成,安排他去监督实行。
黄梦得担心道:“李家占据着西南,虽然大半兵马死的死,归降的归降,但李家手里少说还有二三万兵马,只派护城军过去不
会出岔子?”
“出不了岔子,除了护城军之外海军充作水师也去了。”陈一直压低声音道:“海军带着不得了的新武器,王先生应该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