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种华国古典乐器交鸣之下,现场的气氛高涨到极致,纪和玉更是调动了全部精神,准备攻克这最后的一跃。
在古琴的泠泠主音指引之下,纪和玉以左前外刃向前滑行,紧接着,就踩着顿挫的鼓点,直接蹬冰起跳,向前方高高跃起!
作为所有跳跃中唯一一个向前的、也是最难的跳跃,A跳有其独具特色的辨识度,有经验的观众只需要一个起始动作,就能辨认出这一跳。
因此,当纪和玉蹬冰跃起时,不少观众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虽然很多能够完成低级别四周跳的男单选手,都不一定能完成一个完美的3A,但对于现在这片世锦赛总决赛的赛场来说,3A的难度放在节目的高。潮,显然有些不够格,而且,这一跳起跳之前,他并未用上曾为他赢下+5。0的GOE分的外勾步法,这样一来,这个跳跃的竞争力自然也更显不足。
但纪和玉没有给观众们多少疑惑的机会,几乎就在这一瞬间,他就给出了解答。
冰面上,纪和玉跃起的轨迹比他往日里跳3A时更高更远,已经超过了3A的起跳高度——
如果说放在之前,还不会有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但仅仅在十几分钟之前,上一位上场的选手叶甫盖尼,也同样在最后一个A跳的时候使用了远超平常的跳跃高度和远度,而叶甫盖尼尝试的,可是一个4A!
4A原本被公认是不存在的跳跃,但叶甫盖尼的大胆尝试,无疑帮广大冰迷们打开了思路。
所有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纪和玉的身上,甚至放轻了呼吸,生怕错过任何的细节。
繁复错杂的乐音里,纪和玉转体的速度极快,考斯滕上点缀的亮片所折射出的光芒,随着他旋转的动作化作一道耀目残影,肉眼几乎难以捕捉。
幸而高速摄像机精准无比的记录下纪和玉在空中转体的动作。
半周、一周、两周、三周、四周、四周半——
这一幕实在太不可思议。
A跳的难度之所以更大,就是因为在同等周数之下,它比其他跳跃要多转上半周,也就是整整1620度。
四周半的旋转周数,需要选手有着足够的肌肉力量,在起跳时高度和远度达到很高的水平,同时对自己的身体掌控也必须非常精准,必须尽可能提高自己的转速,才能在跳跃时达到足周。
十几分钟前,叶甫盖尼进行的4A尝试,尽管观众们都能看出,他的转体周数已经超过了3A的三周半,但最后那半周依旧有明显欠缺,没能被裁判组认定为一个4A,所得的分数是基于3A进行评判的。
然而,纪和玉眼下这一跳,足周了。
大概是这一幕给观众的冲击力太大,现场一时间鸦雀无声,就连先前稀稀拉拉的、跟着曲子打节拍的掌声都下意识暂停了。
大屏幕里,纪和玉的动作姿态看上去实在太过轻盈,四周半的转体如行云流水,与叶甫盖尼先前那个并不完整的四周半相比,视觉效果更加震撼人心。
这怎么可能!
此时此刻,所有关注着这场比赛的人们,不止是观众,还有场边的专业评委,以及其他选手们,都在心里提出了这个问题。
就连叶甫盖尼都没能足周的四周半跳跃,这个身形单薄、同时还出身于花滑发展相对滞后、花滑专业资源稀缺的华国新人选手,怎么可能能够足周,而且看起来还如此地游刃有余?
冰场下,刚刚结束了自己的短节目的叶甫盖尼,更是露出了凝重的表情,难以置信地看着冰面上纪和玉跳跃的身影,若非眼下时机实在不合适,他甚至恨不得冲上华国选手席,去找蒋一清问个清楚!
难怪前段时间蒋一清一直变着法地套他的话,想要知道他4A的训练进度。
原来实在这里等着他!
叶甫盖尼此时彻底想明白了。
M国选手席上,乔伊斯和奥本海默更是脸都青了。
赛前的试滑里,纪和玉仅仅与之前一样,试跳了几组4Lz,并未尝试这个震惊世人的4A,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大胆,敢于在世锦赛上做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动作,而且还比叶甫盖尼更加接近成功?
尤其是乔伊斯,他自认为自己拿出了顶配难度的3A,4Lz+3F以及4F,绝对稳压纪和玉一头。
可谁曾想,这样的难度配置的确是顶配——
前提是,3A之上,再无跳跃。
他的4Lz+3F的确比纪和玉的4Lz+3Lobv更高,但从未有人完成过的4A,却压了3A不止一头!
冰面上,纪和玉即将落冰,乔伊斯不得不在心里祈祷,纪和玉这一跳千万不能完美落冰,一定要失败才好,不然,他们在赛前的挑衅,岂非就是一场笑话?
与其他国家的选手席上选手们各自忐忑不安的心思相比,候分区里的华国工作人员们,面上紧绷的神情总算露出一丝笑意。
这一跳4A,能够足周,就已经是莫大的突破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