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燃了太燃了,麻麻问我为什么一边看比赛一边找纸巾TAT,哎,这也太好哭了。】
【十年饮冰,热血难凉,华国花滑真的要站起来了,谢谢紫微星小玉,也谢谢每一个华国花滑人这么多年的坚持哇!】
【啊啊啊华国花滑永不言败!我有预感,今天是真的不会败!】
大屏幕里,纪和玉这一跳的得分很快公布了出来。
4Lz+3T的bv是15。70分,再加上节目后半场的10%加分,也就是17。27分,而这一跳的GOE分,甚至超越了开场的那一组4Lz+3T,达到了+4。50,也就是说,这是一组总分21。77的高难度连跳。
在比赛中,由于选手的体能呈不断下滑的趋势,越到后面动作的完成度想要达到最好也就更难,GOE分想要更高也就越不容易,而纪和玉却在节目的最后,拿到了比节目开场那一组跳跃还要高的GOE分,完成度高到难以置信。
少年虽然身形单薄,体能所蕴含的能量却像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渊,当你觉得他的极限仅仅如此的时候,他总是能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他的极限,绝不仅仅如此!
源自华夏数千年文明的坚毅、刚强与韧性,在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身上得到了最为生动传神的体现。
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奇迹本身”纪和玉,就是擅长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他的进步很大,决心更大,”作为现场唯一一个评判了纪和玉这个赛季的每一场比赛的裁判,主裁判长卡尔斯忍不住感叹道,“如果这片冰面上的每一位选手都能有这样恐怖的毅力,这个项目恐怕很快就会百花齐放。”
说这话时,卡尔斯甚至已经忘记了纪和玉不讨喜的“华国国籍”,忘记了他作为世界滑联高层人员,代表着国际舆论的风向,他对纪和玉的肯定,从某种意味上,已经说明了某些问题。
作为世界滑联的高层人员,卡尔斯对国际花滑的局势看得十分透彻。虽然选手们大多也秉承了竞技体育的精神,不断向上攀登,但像纪和玉这么“拼”的却没几个。
对很多选手来说,叶甫盖尼等顶尖选手就是通向领奖台的路上的几座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他们的目标仅仅是跻身一线而已。
而对于部分国籍在冰场上相当吃香的选手来说,由于享受惯了裁判的偏爱,他们的血性和冲劲其实相当缺乏,“舒适区”的存在令他们长期安于一隅,很难实现突破。
即便是几位最顶尖的选手,也因为长期在冰场上没有“竞争对手”而隐隐有固步自封的趋势,毕竟,到了他们这个水平,想要再继续提高已经很难了。
然而纪和玉却不一样,这位来自东方的新人选手,如奔涌不休的新鲜血液,正在这条艰难坎坷的道路上活跃地前行,不知疲倦,无所畏惧,他的目标很狂妄但也很明确,谁都能一眼看出来,他正剑指领奖台,以这个不可思议的目标不断攀登。
卡尔斯虽然也和其他裁判一样,对东方选手有诸多偏见,但经过这几场的比赛,他对纪和玉的印象大为改观,此时更是不得不承认,这片冰场虽然是西方选手的主舞台,但偶尔,也需要像纪和玉一样的新鲜血液的注入,来为这片冰场增添新的可能。
其他的裁判没有接话,但眼底也下意识地流露出赞同的神色。就连几位对纪和玉颇有微词的M国裁判,也没有反驳。
冰面上,纪和玉的节目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动作。
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里,纪和玉浮腿向后上方高高踢起,轻而易举的超过了头顶,如一柄划破长空的利剑直指苍穹,小腿被攥住,身体被绷直,每一寸肌肉和韧带都被拉扯到极致。
事实上,烛台贝尔曼与水滴贝尔曼的区分标准,并非是看浮腿打直与否,而是看选手的手究竟抓在刀刃还是小腿。有些选手做不到将腿打直,但能抓住自己的小腿,那就也算是一个难度更高的烛台贝尔曼。
而眼下,纪和玉的动作,简直就是教科书一般标准!
没见过真正的烛台贝尔曼的人,其实很难想象为什么这个动作被称为“烛台”,但这一刻,所有人都懂了这个名字真正的来源。
烛台是由笔直的蜡烛与其下的托槽组成的。此时,纪和玉笔直到完全与冰面垂直,与滑腿形成180度的平角的浮腿,与向前塌陷的腰。腹,以及连接于小腿和身体之间的手臂,简直精准无误地复刻了“烛台”的形状!
他两腿之间惊人的开度,让每一个看着这一幕的人都不由腿。根发酸,即便没有切身体验过,也能在脑海里清晰地想象这样撕裂般的剧痛。
实在是太残酷了。
可……
也实在是太壮丽了。
纪和玉那身金红色的考斯滕已经够耀眼了,但他这个人本身,比他的考斯滕还要闪耀。
这轮来自东方的旭日,如今在西方世界的天幕上,毫无保留地挥洒着自己的美丽与壮阔。
当纪和玉的烛台贝尔曼旋转与音乐一齐落幕,所有观众都听见了自己急促紊乱的呼吸和心跳,这样热烈的心率,只为冰面上那黑发黑眸的东方少年。
来自东方古老文明的美,实在是太震撼了。
冰场中央,纪和玉的胸口剧烈起伏,心跳已经完全失去了正常的节律,呼吸急促到大量的氧气钻入肺里,激起一阵阵炸裂般的疼痛。
但他的仪态依旧风度翩翩,向观众和裁判鞠躬致意时,唇边仍噙着谦和温驯的笑意。
观众们不吝给出的掌声与应援物,是对这场比赛的成功性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