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有顾客在网上发帖,说锅里的肉嚼不动,汤底发苦。
有人吃了拉肚子,拿着化验单找店家理论。
甚至有老食客跑到店门口举牌,骂贺清辞“砸了老柳记的招牌”。
贺清辞却不以为意,只当是“转型期的阵痛”。
他不仅不整改,反而把主意打到了顾嘉许和姜如月身上。
前段时间,他们接手了姜家名下的“如月小馆”,主打精品火锅。
凭着新鲜食材和贴心服务,生意一直很好,成了本地火锅界的口碑标杆。
贺清辞对着公关团队冷笑。
“想让老柳记站稳脚跟,就得把他们踩下去。”
“去,找点‘料’,让他们自顾不暇。”
三天后,本地论坛和美食号突然出现大量黑稿。
“惊爆!如月小馆用过期肥牛,顾客食用后呕吐不止!”
“内幕:如月小馆后厨卫生堪忧,蟑螂遍地跑!”
“吓人!如月小馆消防通道被堵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帖子里配着模糊的照片。
过期肉的标签像是P上去的,后厨“蟑螂”的特写一看就是摆拍。
消防通道的照片更是去年装修时的旧图。
可架不住水军带节奏,评论区很快炸开了锅。
“难怪我上次吃了拉肚子,原来真有问题!”
“这种店怎么还不开除?有关部门不管管吗?”
“抵制如月小馆!支持老柳记!”
黑稿发出的第二天,市场监管局的人就来了。
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进后厨,里里外外查了三遍,连冰柜里的每盒肉都要看生产日期。
最后只查出“调料瓶标签不够规范”,开了张无关痛痒的整改单。
可贺清辞显然没打算收手。
没过两天,消防部门又上门了,说有人举报“消防设施老化,通道堵塞”。
顾嘉许亲自带着消防员检查,灭火器全是新换的,通道宽敞干净,连安全出口的灯都亮得晃眼。
消防员摇摇头,说是“举报不实”,但流程还是要走,又耽误了大半天生意。
最糟的是顾客流失。原本预定满座的包厢,退订电话一个接一个。
熟客来吃饭,也会犹豫地问一句“网上说的是真的吗”。
姜如月每天守在店里,对着员工鞠躬道歉,解释情况,嗓子都哑了。
顾嘉许则跑前跑后,找律师发声明,联系平台删黑稿,甚至托关系找到发帖人,才发现对方是收了贺清辞的钱,专门干这个的。
可这边刚压下去一波,那边又冒出新的黑料。
有天凌晨,顾嘉许接到派出所电话,说有人报警称在“如月小馆”吃火锅时“吃出刀片”,现在正闹着要赔偿。
他赶到店里时,只见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坐在大厅,手里举着块沾了点红油的刀片,对着围观的人嚷嚷。
“大家快看!这就是他们家的‘精品火锅’!想害死我啊!”
姜如月气得发抖,却还是强撑着拿出监控。
画面里,男人趁服务员转身时,偷偷从口袋里掏出刀片扔进锅里。
可男人根本不认账,撒泼打滚地要“十倍赔偿”,直到警察来了,说要调去他进店前的监控,他才灰溜溜地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