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必为了生活弯腰,不必因为软肋而被掣肘。至少在这一刻,他是完全自由的,被爱包围的。这确实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阶段了。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混合着他爸的烟草味和夏夜植物的清香。他想把这一刻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
高三确实来得太快,结束得也猝不及防。
前一秒还在为一道解析几何愁白了头,后一秒无数的书本练习册就从四面八方的教学楼窗口倾泻而下,像是给这三年画上了最混乱却也最浪漫的句号。
白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纸片混着撕裂的课本封面,洋洋洒洒地飘落,像一场盛大的、带着油墨味儿的雪。
楼下传来尖叫声和笑声,不少人冲进“书雨”里打闹,抓一把纸片撒向天空,或者对着某个窗口大喊大叫。
这个十八岁的夏天,以一种狂野的方式宣告了到来。
过去的十七年,那些熬夜打的游戏,偷藏的漫画,和死党为了鸡毛蒜皮的争吵,以及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的眼泪,都随着这些纸片飘散在风里,正式成为过去式。
最后一次年级大会,在大礼堂举行。
所有人都换上了那身穿了三年、平时嫌弃得要死的西式校服。
男生的白色衬衫,蓝色的西装外套和长裤,女生的小翻领衬衫,蓝色格子裙。
此刻穿在身上,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郑重和不舍。
杨帆端坐在座位上,感觉这身衣服前所未有地沉重。
校长站在台上,平时总是慷慨激昂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眶红红的。
“孩子们……不,是各位同学,各位成年人了。”他清了清嗓子,“恭喜你们,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即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无论高考成绩如何,请记住,你们已经成人,从此以后,你们的人生是你们自己的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祝愿大家前程似锦,鹏程万里!”说到最后,声音几乎是抖的。
台下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平日里板着一张脸、仿佛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的教导主任,此刻也红着眼圈,偷偷用手帕擦着眼角。
那个喜欢在语文课上诗朗诵的王老师,摘下眼镜,露出一双肿胀的眼睛,哑着嗓子叮嘱大家:“去了大学,别忘了读书……尤其是语文,多读点书,少玩手机……起码把那本看了三年都没看完的《老人与海》……抽空读完吧。”
杨帆坐在人群中,看着台上平日里威严或活泼的老师们此刻流露出真情实感,心里也有些触动。
高中三年,老师们像园丁一样修剪着他们,虽然有时觉得严厉得不近人情,但此刻分别在即,那些不痛快都淡去了,只剩下师生情谊的余温。
礼堂里弥漫着一种伤感的气氛,直到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休产假刚刚回来的林晓老师,穿着一条浅蓝色的连衣裙,身材比怀孕前更丰满了一些,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嘟的婴儿。
她微笑着走上台,学生们的目光立刻被她怀里那个小小的人儿吸引了。
“林老师!”
“哇,老师的孩子好可爱!”
礼堂里的低语声瞬间热闹起来。
林晓老师的女儿大概只有几个月大,粉嫩的小脸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学生们。
学生们立刻躁动起来,几个胆大的女生已经冲上前,围在林晓老师身边,伸出手想摸摸小婴儿的小手。
“看我的!看我的相机!”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整个礼堂的气氛瞬间从伤感转变成了狂欢。毕业典礼成了大型合影会。
杨帆坐在靠中间的位置,他本来还在看着林晓老师,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她抱着孩子,浑身散发着一种母性的光辉,和平时在学校办公室里那个成熟知性、私下里却热情似火的女人判若两人。
他眯了眯眼,喉咙有些干涩。
他知道,那个孩子……是他和她的女儿。
年级大会结束,大礼堂瞬间变成了战场。
不是打仗的战场,是合影的战场。
手机、相机全都被掏了出来,闪光灯此起彼伏。
有人抱着校长哭,有人拉着教导主任非要合影,还有人逮着同班同学、甚至是隔壁班的同学,不管平时熟不熟,见面就搂肩搭背:“来来来,最后一张了,留个纪念!”
礼堂里闹哄哄的,充满了青春的荷尔蒙和离别前的躁动。
就在这片混乱中,台上原本关闭的麦克风突然被人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