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简成蹊已经写了好几个月,他就大胆地畅想,问对面的人:“你说我一直给你讲下去,会不会也讲出个《一千零一夜》啊。”
“会。”那个人先是沉默了片刻,然后肯定道,“你其实已经讲出来了。”
“你别这么夸我,”简成蹊特别不好意思,“我才讲几个啊。”
“已经够了,”他指的显然不是数量,“那个国王听得是你的故事,肯定也会重新拥有一颗很好的心。”
那个人还把简成蹊弄哭过。简成蹊几乎是习惯性地写故事里的主人公分开一段时间,而且时间一选都是三年。张时夕和江崇后来也分手了,原因是张时夕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美术馆。纪念日是闭馆的周一,但张时夕在那天也没想着江崇,而是一个人在展厅墙上贴介绍语。
那是压倒江崇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在相遇的的最后一段是江崇的告别,他失意而风霜对张时夕说,你知道吗,你看那些画和艺术品的眼神就像出轨。
树洞那边的人少见的沉默。简成蹊写这一段时感情就很微妙,见那人不做评价,就抢先说自己再改改,这么比喻确实很突兀。
“你要真觉得突兀,也不会这么写。”那人说道。
“我没想那么多,反正就这么写出来了,”简成蹊故作不在乎地耸耸肩,“不过把醉心工作类比成出轨,确实挺奇怪的。”
“他要只是醉心工作那么简单,江崇也不会有那么强的危机感吧。”
那边的椅子挪了挪,好像是那人伸了个懒腰。然后他说,他要是江崇,说不定也会跟张时夕分手,但不是因为失望或者气不过。
“张时夕爱那些艺术品不比爱江崇少,艺术多美啊,而美——”
他对这个字所承载的含义似乎陌生又熟悉,所以才做停顿:“你知道塔尔娜吗?十几年前她去了无人区找那架飞机,从此再没有回来,我听说,就算是现在,也还是会有人为了找她而冒险进西部。我以前不能理解,现在想想,那些人眼里的塔尔娜肯定比照片上的美千万倍,所以她值得那么多人为她不顾一切。”
“哇…”简成蹊受宠若惊,“这是你联想到的吗?哇哇哇,你讲得比我写得好!你好棒!”
“那你觉得塔尔娜美吗?”简成蹊接着问,“我也听说,只要见过她真人的,没有不喜欢她的。真希望我能早出生个二十年,说不定也能一睹真容。”
那边的人沉默了几秒,然后说:“我觉得还是你的故事美。”
“你别这么夸啊,”简成蹊脸都要红了,“我有你这样的读者,我超开心!”
“那我的小作家要继续写啊,下一章能剧透吗?”
“可以啊可以啊,”简成蹊可激动了,“我下一章就让他们见面!”
“他们分开几年啊?”
“三年吧。”虽然有个语气词,但这个数字简成蹊是脱口而出的。
“啊?”那人的声音刻意地夸张,“怎么又是三年?小作家你好狠。”
简成蹊当然说不出个理由,但那句“小作家”钻到他心里面了,他就很不好意思又满足地笑,树洞对面也不再有声音,简成蹊抿了抿嘴,问他怎么不说话。
“我在看你。”
简成蹊还是第一次听那个人说那么直白的话,脸刷得就红了。他慌慌张张地低下头,问他有什么好看的。
“我看着你,就也能想象你写故事的样子,肯定很专注,很投入,很…很张时夕。”
“…嗯?”简成蹊抬头,看着那个树洞。
“我说你写小说的样子,肯定和在一幅画前坐一整天的张时夕一模一样,你要是有爱人,说不定也会像江崇一样抱怨,说你写小说的样子像出轨。”
“我没有谈过恋爱,我……”简成蹊想反驳这个比喻的,但又挺害臊的,就低下了头。对面那人今天话也不知为何特别多,略打趣地说:“那这些就真的是你想象出来的啊,那小作家真的很有写故事的天赋呢。”
“你觉得我有天赋?”简成蹊从没被人这么夸过,不由迫切地问:“你真的觉得我算作家吗?”
那人没回答,像是陷入了思忖。那短暂的沉默让简成蹊心里慌慌的,他开始后悔问这个愚蠢的问题,他算哪门子作家,他怎么可能会是——
“你当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