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老头老太太惯着长子已经习惯了,很多时候并不能意识到有问题。
nbsp;nbsp;nbsp;nbsp;现在得趁着老头老太太还在,多少还能管得动,尽量让管大伯改改性子。
nbsp;nbsp;nbsp;nbsp;不然等师公人一走,管大伯没了管束,又失去了父亲的资助,家业败光是迟早的事。
nbsp;nbsp;nbsp;nbsp;到时候管家其他子弟的学业难以为继,管家只会飞快败落。
nbsp;nbsp;nbsp;nbsp;赵家能帮衬得了一时,帮衬不了一世。
nbsp;nbsp;nbsp;nbsp;赵骅作为管博澹的学生,双方的利益天然一致。
nbsp;nbsp;nbsp;nbsp;尤其管博澹在中书省,对赵骅的帮助很大。
nbsp;nbsp;nbsp;nbsp;别看赵淩被弹劾了好几次,但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
nbsp;nbsp;nbsp;nbsp;赵骅那边要是真的被人弹劾,那才会真的出事情。
nbsp;nbsp;nbsp;nbsp;别管赵骅是不是奉旨贪墨,赵家的账是经不起查的。
nbsp;nbsp;nbsp;nbsp;赵骅看不上管大伯的原因,来自于方方面面。
nbsp;nbsp;nbsp;nbsp;赵淩想不通:“不只是因为管大伯的事情吧?”
nbsp;nbsp;nbsp;nbsp;这回赵王氏也笑了,小声道:“你二姐有身孕了。坐稳了,已经过了三个月。”
nbsp;nbsp;nbsp;nbsp;赵淩有些意外,又不太意外:“我说怎么二姐姐今年都没回家,只姐夫过来。”
nbsp;nbsp;nbsp;nbsp;赵骅显然主要是为了女儿的事情高兴。
nbsp;nbsp;nbsp;nbsp;赵婉清成亲已经有两年了,他知道是小夫妻俩没急着要孩子,但这么长时间都没孩子,多少会有一些闲言碎语。
nbsp;nbsp;nbsp;nbsp;他这个做父亲的,嘴上不说,心里面还是很焦虑的。
nbsp;nbsp;nbsp;nbsp;现在他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
nbsp;nbsp;nbsp;nbsp;他又很高兴地用手指在桌上点了点:“喏,你娘的书也编好了。”
nbsp;nbsp;nbsp;nbsp;赵王氏嗔怒地拍开他的手:“别乱碰,还没校对好呢。”
nbsp;nbsp;nbsp;nbsp;第88章第八十八章新书草稿×2新年快乐!……
nbsp;nbsp;nbsp;nbsp;赵王氏其实没想过,这么快就能把一套教科书编纂出来。
nbsp;nbsp;nbsp;nbsp;她一边校对,一边说道:“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过可以先这么教着试试。后续再补充各地实际情况的内容。”
nbsp;nbsp;nbsp;nbsp;她通过各种方式调研了各行各业日常需要用到的词句,和赵淩一起,编纂了一套用于注音和断句等的符号。
nbsp;nbsp;nbsp;nbsp;现在字的发音都是反切,用两个字拼凑在一起,切上字取生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nbsp;nbsp;nbsp;nbsp;这种方式在刚开始是不错的。
nbsp;nbsp;nbsp;nbsp;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
nbsp;nbsp;nbsp;nbsp;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时代,会衍生出不同的发音和含义。
nbsp;nbsp;nbsp;nbsp;反切的局限性太大,不如注音符号更加规范、清晰。
nbsp;nbsp;nbsp;nbsp;这一点,在神都的官场上尤为明显。
nbsp;nbsp;nbsp;nbsp;官员们来自于全国各地,用的都是一套教材,但只要一开口,基本就能知道某某官员是哪里人。
nbsp;nbsp;nbsp;nbsp;甚至有官员因为口音重的问题,升迁受阻。
nbsp;nbsp;nbsp;nbsp;没办法,汇报的内容,皇帝听不懂,还得请个翻译。
nbsp;nbsp;nbsp;nbsp;譬如赵骅这样,皇帝经常要跟他单独说一些事情的,总不能得有个翻译在身边,缺乏保密性不说,也有可能转一手之后表达的意思有偏差。
nbsp;nbsp;nbsp;nbsp;和其他官员交流的时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nbsp;nbsp;nbsp;nbsp;而注音,只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部分。
nbsp;nbsp;nbsp;nbsp;赵王氏编纂了配套的字典,收录了常用字三千多个。
nbsp;nbsp;nbsp;nbsp;配套的教材并不厚,赵淩还给画了插图,通过简单的图画,将书中词句的应用场景进行表述,看起来更加清晰。
nbsp;nbsp;nbsp;nbsp;即便如此,他们调研的地方基本局限于神都,另外一部分来自于曾经外派的官员们所提供。
nbsp;nbsp;nbsp;nbsp;赵王氏对最后成型的薄薄四册教科书,并不算满意:“要是能亲自游历各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