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斤粉条能卖两千五百两银子。
准备倒茶的马三面俞老头连忙走开。
「等价钱放出去,往后种洋芋做粉条的人一多,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对,小掌柜,你说得对。」生意上占俞家便宜这么多年,张豪存还是第一次见小掌柜亮刀,这价格,家主听了只有高兴的份儿。
陆家近年所得,有半数属于小掌柜。
家主天天做梦都想让小掌柜亮出那半块玉佩,好兑现自己当日的承诺。
马
三面飞快的煮了一碗米粉,送走张豪存,和俞老头回屋,相顾无言。
今儿,他们受了大惊吓,得好好缓一缓。
张全知踩着厚厚的雪来俞家村给俞荷报帐,马三面俞老头两个人已经见怪不怪。
「张叔,这都快过年了,是生意出了什么事吗?」俞荷把张全知父子让进门。
「小东家,张叔不负所托,今年盈利都在这里了。」进屋,张全知见旁边无人,拿出一叠帐本,笑着说。
「张叔,不着急。先吃饭,你们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聊。」
俞老头闻言,立刻安排他们中院客房休息。
小谭顾嬷嬷帮忙做了一锅臊子餄餎面,张全知张仁和连吃了三碗。
得了信的俞有粮回来,带他们到后院洗澡,换了一身干爽的衣裳,俞荷书房生了火,请他们炕上坐下说。
「没想到,小东家这里还有火炕。」张全知伸伸胳膊,盘着腿,笑着说。
「这是赵家外公请的人做的,炕一烧,屋里都是暖和的。」
小谭搬来炕桌。
张全知打开帐本,一项项的给俞荷报帐,盈利最多的当数药材生意,有五千两之多,其次就是粮食,薄利多销,也有两千两,定边的客栈一年有一千五百两的净利。
延州城外的客栈,收益在八百两左右。
「小掌柜,这些钱除外,我们陆家粮食店在延州各县都开了分店,并且深受百姓的欢迎。这么多的收益,都离不开您师娘的提携。
今年开年大雪封路,王府出面雇了我们的马帮,动用的也是我们的粮食,所以各县影响不错……」
这是王妃娘娘的意思,还是王爷的指令,明年,这粮食该怎么卖,才对?
五千两两千两一千五百两八百两一共是——捌仟叄佰两。
要不,明年她去北地开家当铺,听说,陆锡安开当铺动不动就能调动上万两银子。
财帛动人心,诚不我欺。
「张叔,粮食关乎百姓生存,薄利多销是对的,只要不是蠢的都会支持你。至于药材,明年也别都我们做,也让五成给别人,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行!」张全知听得心里一震,这一次,他来对了。
要不然,药材买卖一片大好景象他明年不只在延州,他们可能会跑去幽州甚至东北收药材。
他手下那一帮老鼠精,不得把全国的药材都攥在手里。
而盘踞在盛京的那些王族,世家,权臣,新贵,他们家家户户用什么,岂能坐以待毙,又岂会善罢甘休。
「叔,你回去,尽管做粮食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