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再便宜,马三面就不买了。
几个大人商量好,明天约好到县衙过户。
晚上大家都在,马三面开会。
「这二十五亩地,明年种水稻,俞荷,你愿意吗?」前头五亩地是俞荷的,新买的二十亩地头就在她家大门出去不远。
「愿意。我可以帮忙看着种。」看看,她还是太小了,自己的地,种什么都不能自己决定。
「新买四十亩,旱地8两一共160两,水田20亩一共200两。家里收的礼,存的钱,就全花完了。」马三面拿出帐本算帐。
阿奶,我还有钱呀,俞荷抱着自己的荷包,得意的笑。
「这么多的地,得再买一头牛,还要肥料,加上家里的花销,明天早上大家去开小吃店,说好了这后半年的收入,家里拿三成。」马三面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是。」
事实就是马三面说什么
谁都不敢反对。
不是——俞有钱这个刺儿头忍着高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阿娘,我们做一批绒花,我哥去参加鹿鸣宴,我带到达州卖了,利润都归家里。这没钱,人心惶惶的,不踏实。」
最后都赞成先不出摊,在家把绒花做了,俞有粮和唐大丫帮俞荷摘棉花做绒球。
俞老头拿出自己偷偷攒的一百只点漆木簪,气的马三面气不打一处来。
成文成义成城请了五天假,龙龙也跟着请假在家打下手。
鹿鸣宴十五举行,俞有地得初八就出发,这还要快船。
办好过户,俞有地回来去找林镇长打听最近路过白水镇的官船,问好大约的时间,才跟王大富一起回村。
是的,管理码头来往船只收税的是镇长林清,他家在白水镇码头盘踞已经几十年。
孟世宾几个风尘仆仆的上门祝贺,马三面带着儿媳做了一桌子好菜。
王有才达拉达拉的来,俞老头招待了一顿好酒,家去了。
九月初八,俞有地带着俞有钱,从白水镇码头坐官船去达州,参加巡抚杨恒山主持的由新进举人,监考,各书院有功名的夫子参加的鹿鸣宴。
今天是重阳节,好多人会带着家里的老人坐车或坐轿去爬东林山。
「出摊!」马三面舍了往日也要去登高的习惯,昨儿晚上准备了半晚上,今天带着大家去码头开门。
在去码头的大路上下车,俞荷和俞梅背着自己半年多碎布做的荷包,棉花抱枕,绒球花,布包棉花的头花等,去西街顾大安肉摊边上摆摊。
「大姑父!」
「大姑父,我们来陪你摆摊了!」老远看到人,两姐妹就脆生生的喊顾大安。
顾大安听着侄女的声音,笑道:「你们怎么这么早?谁送你们来的!」
「阿奶去开小吃店了。阿爷比我们还早,要跟着村里人挖河道呢!」
俞荷小跑着过来,俞梅紧随其后,两姐妹背着两个大背篓,脸蛋风吹的红扑扑。
「你们要卖什么呢?」顾大安看两个水灵灵的丫头一眼,说话的声音都放轻了。唉,他家都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皮猴。
「大姑父,是姑娘家的头花,抱枕那些。」俞梅放下自己的背篓又来接俞荷的背篓,笑着说。
「好。现在没人,你们摆开,我给你们看着。你大姑在店里。」
「那不行呢。大姑父,你不知道价啦。」俞荷摇头,他们今天任务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