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嬴政淡淡的开口:「原来是大西将自己的位置摆的低,算是有求于大明。」
「可如今的永历朝廷不过是败家之犬,身份转换也就意味着野心的膨胀。」
「扶苏,永远不要把自己推到不利的位置上,做事需得多思多谋。」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时的忍让和屈辱,根本算不上什么。」
一旁的扶苏点了点头:「扶苏明白,谨遵父皇教诲。」
【名义上孙可望还是大明的臣子,云贵川也是大明的领土。】
【可自从大西以联盟的名义接手云南之后,已经将此地经营成了自己的地盘。】
【而此时的南明朝廷正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时候,孙可望的小心思也不由得开始浮动了。】
【只需要再往前走一步,他就是能成为下一个称帝的诸侯!】
【不过孙可望虽然是首领,却并不意味着大西军是他的一言堂。】
众人:好熟悉的开头,内斗他虽迟但到!
原本以为就不争气的大明窝里斗,没想到内斗它是个传染病啊!
唐朝,李世民无奈叹气,他算是知道为什么天幕会说清朝得国太易了。
纵观这段历史,灭大明,灭大顺,灭大西,一路走来顺利的简直不可思议!
甚至没有遭遇到什么像样的大战,就美美拿下了中原的大片土地。
大辽和金朝听了都要流泪!
【张献忠的四个养子,分别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
【艾能奇在云南攻打东川讨伐叛乱土司卢万忠时,不慎中箭身亡。】
【李定国则是作战勇猛,冠绝三军的大将,有着「万人敌」的外号,在大西军中声望不小。】
【最主要的是,李定国认为他们本就是大明的子民,如今中原竟然因为内斗沦落于外寇。】
【当务之急应该是联合明朝抗清,先把外敌驱逐出华夏,而不是称帝。】
【刘文秀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他坚定地站在李定国一边,力保永历皇帝。】
【可孙可望乃是和他们二十多年来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呢?】
第184章杨畏知:怪啊,你这人真怪啊!(二合一章节)
【孙可望杀朝臣接回永历帝一事,几乎把自己的心思放到了台面上。】
【李定国并不是不知道孙可望的心思,但他认为目前抗清才是大事。】
【如果真做了称帝之事,只怕马上就会和大明彻底翻脸。】
【到时候别说是联明抗清,双方不打个你死我活才怪,白白便宜了清朝。】
洪武年间,朱元璋叹了口气,别的不说这大顺大西的起义军中是实在有人才的丶
只可惜,在前期全用来对付大明了。
大明注定要亡,他老朱认了!
他眼神冰冷,但这是汉人天下,谁坐上皇位,也决不允许外人来摘了桃子!
【可有人却对此,产生了不满。】
【那就是先前作为使者沟通大明和大西的杨畏知。】
【你接皇帝就接皇帝,上来就把首辅杀了,又清洗了一遍朝中反对你的势力,要干嘛?】
【杨畏知当即就上奏狠狠弹劾了在南宁逼死首辅的贺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