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皇帝认错难,就算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
作为天下的君父,错了就要改,就要认,这是他刘彻的傲气!
凭这点,就已经胜过他那些掩耳盗铃的先辈许多了。
【面对抗清的危机局势,朱聿键推翻了荒唐的「联虏平寇」政策,不再针对农民起义军。】
【对于愿意投效大明共同抗清的势力采取积极接纳的态度,一视同仁的加以封赏。】
【要知道朱聿键的亲弟弟就死于李自成之手,南阳之战中许多人也曾经是他的敌人。】
【但他仍然亲自册封了李自成的遗孀和侄子,以及那些昔日和他为敌的起义军首领。】
【为自己的抗清联盟,拉拢了不少的势力加入其中。】
唐朝,李世民不自觉地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赞赏的神色。
把国家的存亡安危,放在自己的私仇之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此一遭,多少能收揽一些人心。
【在个人生活上,朱聿键也十分俭朴,不修宫殿,不选秀女,也不好奢侈享受。】
【除了皇后曾氏之外,并无姬妾。】
【国库一切开支均以军饷支出为先,一心抗清复国。】
【如果在和平时期,应该会是个不错的君主。】
【可惜在这样的乱世,朱聿键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起艰难的重担。】
朱聿键无奈苦笑一声,他何尝不知道?
自己自小没有接受过什么正儿八经的教育,如今山河飘零,他也是赶鸭子上架。
可总归坐到这个位置上,就要为大明做些什么。
福建此地兵力几乎依赖于郑芝龙,自己虽然是皇帝,却使唤不动这些人。
【在实际执政过程中,朱聿键受到以郑芝龙为首的地方军阀势力严重制约。】
【郑芝龙手握重兵,却出于个人保存实力和争取地位的需求,对朱聿键的命令阳奉阴违。】
【而朱聿键也缺乏有效的制衡手段,始终受制于郑芝龙,导致政权内部矛盾重重。】
【对外的抗清战役中也缺乏军事战略眼光和指挥协调能力,各个战场上都难以形成有效的攻势,在与清军的对抗中屡屡失利。】
朱聿键:努力了,但没什么效果呜呜呜!
洪武年间,朱元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偏偏有资质的多灾多难,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导,又没有能够一战的将领。
大明势弱,大清可不会给明朝留下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1646年,清军稳定了北方局势后,开始集中兵力进攻隆武政权。】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郑芝龙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还暗中与清军勾结,准备投降。】
【不仅拒绝出兵抵抗,还撤掉了仙霞关等重要关隘的守军,为清军进入福建打开了大门。】
【就这样,清军在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情况下,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了福建。】
【在史料中关于他的死因记载,多为在战斗中被清军杀死,以及被俘后绝食自尽两种说法。】
唐朝,杜甫感叹一声:「身如劲柏经霜立,心似寒梅傲雪安。」
隆武帝确有中兴之相,可惜王朝末路,已经是救之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