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190200(第41页)

190200(第41页)

说是遗折,其实也是吴元庆让幕僚代拟的,除了跟皇帝拉关系表忠心的套话之外,就是让皇帝尽快选任新的节度使,以免地方生乱,最后才是对身后事的安排。

李纯合上奏折,也不觉得意外。

很符合天兵一贯的做事风格。

正好朝中重臣都在,李纯干脆就让他们拟定淮西节度使的人选。

这边正商量着,那边枢密院又有人来报,有雁来的奏折送到。

李纯还以为是雁来对淮西节度使的人选有什么意见,便直接让人呈了上来,谁知打开一看,却发现跟淮西没有任何关系,是天兵关于漕运的调查有了结果。

除了奏折,还附上了一份厚厚的账册。

按照雁来的说法,这份账册是天兵整理过的,原来的内容太过驳杂散乱,看起来太费劲,不过她也将原本一起送来了,可以留作参考。

李纯看到这里,就问了一句,“账册原本在何处?”

梁守谦闻言,就让人抬进来一只大箱子。

……难怪要整理了。

李纯让他们将箱子搁在一边,拿起那份账册打开,然后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

众人见状,顿时都跟着紧张起来。

刚才李纯的问话,已经足以让他们明白雁来这份奏折里说了什么。

而在场有不少人,实在不敢说自己与这件事完全无涉——这段时间,玩家没闲着,一直在追查,下面的人也没闲着,一直在找门路,被找到的人自然都心里有数了。

但阻拦天兵继续调查是不可能的。

拦是不可能拦住的,反而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之前就有人试图贿赂天兵不成,反而让消息传了出来,沦为笑柄。

比起跟天兵直接对上,不如等结果出来了,再在皇帝这边使力。

此刻,他们忍不住猜测着,那账册上到底写了谁的名字,才会让皇帝的脸色那么难看?

——答案是李纯自己的名字。

大概也只有天兵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了,但凡是别的大臣去查,就算真的查出了这个结果,也会为尊者讳,把这一笔抹去,保全皇帝的面子。就算要说,至少也该私底下上个密折。

天兵确实大咧咧地直接将进奉这一项列在了账册上。

就连雁来看到这个结果时,都忍不住吃惊,还特意问了一下,确定不是玩家搞错了,而是真的有一部分钱直接送进了宫里。

这叫什么,皇帝就是最大的国贼啊!

不过有这个结果好像也不让人意外,毕竟皇帝也不是第一天收受供奉。

只是在今天之前,李纯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

他是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下面的人进奉一些金银财物,代表他们有恭顺之心,他为什么不能收?他要是不收,手头哪有现在这么宽裕。

可是现在,看到自己也被作为一条罪证出现在账册上,那些一直被李纯刻意忽略的事实,突然没法忽视了。

国帑是国帑,内帑是内帑,他这边收了一万两,可能国库就少了十万两。李纯之所以还是要收,是因为这一万两是他能支配的,国库的十万两却要走无数的程序,还要收一大堆的谏书。

那为什么不收?

况且……李纯忍不住在心里为自己辩解,现实就是,就算他不收这一万两,国库也未必真的能收上来十万两。

朝廷对地方的掌控一直在减弱,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难道很光荣么?

在拥有无可置疑之强大实力的天兵面前,不管是承认皇帝贪财,还是承认朝廷虚弱,都很丢脸。

现在天兵直接掀开了皇帝和朝臣共同维护的那张遮羞布,将一切袒露出来,那种丢脸的感觉只会更强烈。

李纯心里多少是有点恼羞成怒的,但天兵不给他面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他都习惯了。所以这会儿,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成功遏制住了那种要发病的感觉。

唯一比较为难的是,该怎么把这账册给大臣们看。

不过这种为难很快就转化成了愤怒。

顺着往下看去,皇亲国戚,文武官员,宦官权贵竟都赫然在列。

估计是为了表示对他这个皇帝的尊重,天兵将进奉的财物排在了第一位,但实际上,李纯收到的数目比下面的人少了很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