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现在碎都碎了,你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关好推开窗,看着于苗娘眼角的皱纹,细声问她:“坏了可要怎么办?”
于苗娘叹口气:“我能怎么办?家里六口人要吃要喝的,威儿是个读书人还得要体面,马上又要考试了,没个路费也不像话……”
说着,她抬起头:“秀珠,你今年十八了,再不嫁就是老姑娘了,娘给你找个好亲事如何?”
关好呵了一声,踏马的就山村穷苦人家,还学有钱人玩纳妾那一套?
哦,学就学了,纳妾生子养不起,再把自己女儿送给别人做妾养便宜儿子是吧?
还有那不知死活的亲爹也不是个东西,家里什么底子他不知道?
肯定知道!
不过有个贱皮子于苗娘在,人家估计乐得纳个小妾,反正有于家的十亩地在,怎么吃喝也够了,甚至连他读书的银子都不用废太多心。
反正于苗娘会供他。
小妾生了儿女不用担心,反正于苗娘会养着。
他出去科考也不用担心家里,反正于苗娘会养着。
有了儿子不管也无所谓,反正于苗娘会养着!
踏马的于苗娘也无所谓,反正钱不够可以让闺女当小妾!!!
他们一个个的都无所谓,倒霉的却是原主。
关好气得说不出话来,于苗娘却觉得自己是一片慈母心:“都怪娘没用,你早两年就该出嫁了,可娘没给你生个亲弟弟出来,你奶看不上我,只能把你拖到如今。”
她眼睛红了,眼泪掉了下来,“好在你是常家血脉,你奶还惦记着你,那镇西的张家你可知道?张家老爷年岁虽然大了些,可家里有钱,你过去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只要能生个儿子,下辈子就有靠了。”
关好懒得跟她多废口舌,只冷冷的看着她不吱声。
于苗娘也不在意,抬头看了眼天色:“等嫁出去就好了,我知道你不想做小,可大妇都有容人之量,你看咱家你云姨,我对她可有苛待?”
“那有钱人家更是如此,不会委屈你的。”
她擦了擦眼泪,道:“趁天没亮,你多歇会儿,等早饭好了我叫你来端,可别被你奶发现你偷懒了。”
常家两个女孩儿,一个是原主常秀珠,还有一个就是乔云娘生的常秀丽,后者因为弟弟的缘故得了祖母宠爱,自然精细的养着。
原主呢,正是因为亲娘对她的“疼爱”,心里对母爱总是抱有期待,因而在家中受尽了委屈。
往常这种时候,原主因为舍不得亲娘一人为全家辛苦,总会早起帮忙,为亲娘减轻一些负担。
于苗娘则是心疼女儿,只让她坐着烧火,脏活儿累活儿都是自己干。
现在常秀珠换了人来做,关好才懒得搭理那个脑缺的货,回到床上后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饿得实在睡不着,便想着摸点吃的来垫垫。
常家是典型的农家小院,坐北朝南。
东厢房带堂屋是祖母刘氏住处,西厢房两间分别为乔云娘母女和常威所有。
于苗娘自觉没能生下男孩对不起夫家,因而搬去了东厢房边上的灶屋去住。
至于常秀珠,用刘氏的话来说就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不能天天叫灶火熏黑了,未免没人要,所以这两年在西厢房北侧垒了个土屋,半夜也好伺候乔氏三人。
关好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又往身上裹了一件破衣裳才起来,琢磨着趁天没亮跑了得了。
先往山里一钻,身份文书的事情以后再考虑,反正大多数小镇子也不会查这东西。
否则留得时间长了,迟早得治好她的低血压。
她起身穿好鞋正准备推门,却突然听见隔壁西厢房响起了门轴转动的声音。
隔壁的乔氏娘仨能这么早起来?
她心里觉得不对劲,便站在窗户一侧,悄悄的往外看。
门被一点点的推开,声音很轻,再加上北风呼啸,若不仔细定不会发觉。
不多时,一身穿绿袄裙的妇人走了出来。
她脸上裹着暗色的棉布,左右张望了一番,见灶屋那边烟囱冒着烟,这才快步的绕过井边往院门去。
等人出去,关好直接窜出了门,翻了西院墙就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