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提到李斯,萧何也想起来,“我与老师相处不过一月由于,感情深浅不说,接受他教导的时间也短。
空有个师徒之名,没尽到半点弟子的责任,如今往后就是光占便宜了,想想就羞愧难耐啊。”
李斯自从知道萧何要跟着扶苏去邯郸,这一个月里绞尽脑汁给萧何灌输学习内容,力求短期内将萧何改头换面。
“邯郸是一个新的战场,虽然你开局比张良低一点,但是没关系,时间还长,你要多学些我的本事,在太子身边将张良比下去!”
填鸭式的教学有用,但时间毕竟太短了。
刘邦知道萧何这样说是因为他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太强了,一方面担心别人误会自己,另一方面也还怕自己没有学会,完不成李斯的愿望,
“与其担心这么多,不如想其他的办法。反正邯郸和咸阳也不算太远,以后有不懂的时常写信问问丞相不就行了。
多多联系维系感情。
你是他的弟子,承载着他的希望,他肯定不会对你的问题置之不理的。”
萧何很羡慕刘邦的乐观,仿佛在他心里什么事情都不能算问题,都能解决,非常认真的说道,“你未来成就绝对超过我。”
刘邦坐没个坐相,听到萧何这话却表示,“这和未来成就有什么关系?
本来就不是什么事,是你们这些人想的太多,胆小鬼。”
萧何被刘邦一噎,不想去争辩这个话题,这不是胆小不胆小的问题,而是正常的三思而后行,是谨慎,是一步三算。
路的另一头,嬴政和嬴子瑜看着去邯郸的马车消失在他们的视野里后,也就带着人转身回咸阳了。
因为今天无事,所以一群人走的不快,走走停停的,就当散心踏青了。
然后嬴子瑜人还没进城呢,就被嬴政告知了一个噩耗——又要开始上学了。
对于大秦目前这种学不下去就罚抄的风气,嬴子瑜是深恶痛绝,所以对上学这事儿是抗拒的。
但是如今这点嬴子瑜都能接受了,因为还有个比上学更可怕的消息,淳于越是她的老师。
没错,这次在嬴政千挑万选之下最后选了八个老师,其中一个就是博士淳于越。
嬴子瑜对淳于越这人是既熟悉又陌生。
陌生是因为她没见过,熟悉是因为受了前世“淳于越教坏扶苏”这一言论的影响。
所以嬴子瑜抗拒也情有可原。
第139章嬴子瑜和淳于越的交锋
“可是,大父为什么啊!”
嬴子瑜想了半天都没明白自家大父非要执着于把淳于越打包送给自己的原因。
嬴政拨弄了一下刚刚顺手摘得花草,然后非常自然的插到嬴子瑜的头上,像是非常满意自己的作品一样。
“你现在是太孙了,要接受太孙的正统教育,你父母把你留在大父身边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如果只是这个原因,嬴子瑜还有自己的道理,“大父,我本来梦中就有神仙教学,该学的常识我都知道,只需要有一两个老师就够了,没必要八个吧。”
嬴政睨了一眼嬴子瑜,“你不会觉得太子太孙的教育很简单吧?
除了文学、律法这些你已经学过的,你还要学前代历史,学习百家经典,培养军事才能。
甚至骑马射箭这些你也不能丢下,至于像大秦的风俗、地理等你也要涉足,如此才不会被手底下的人欺骗。”
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嬴政看了眼张大嘴巴一脸震惊的嬴子瑜,觉得有些好笑,继续说道,“原本从李斯不再担任你的老师之后,朕就应该立马将接替的人送到你面前。
只不过当时事情太多,你阿父也说不急一时,多让你开心一段时间才暂时没提及。
现在不能再拖下去了,这是命令。”
这道理嬴子瑜都懂,为了做好皇帝,为了穿成大秦,这些她必须听话,“但是其他人也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博士淳于越呢?
我记得大父你提到过这人,当时我就直接拒绝了,现在怎么又反悔了!”
嬴子瑜在心里暗戳戳吐槽一句,真不知道这个淳于越给自家大父灌了什么迷魂汤,在朝堂上都那样骂了,大父居然还继续重用,甚至还把人送到自己身边。
嬴子瑜的抗拒嬴政看的很清楚,于是解释道,“这淳于越虽然性格顽固了些,情商低了些,骂人狠了些,但确实是有才华的。”
嬴政这话太委婉了,淳于越的性格是有些顽固吗,那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