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看货架留出的空间,叶薇怀疑上市第一天,这款游戏光盘一套都没有卖出去。因为上面货架都有空缺,可见老板补货没有那么及时。
拿着光盘去结账,叶薇旁敲侧击了一番。
通常情况下,不管东西卖得好不好,当老板的都会说卖得好,因为有时候顾客可能有意向,一听老板说不好,就改变主意不买了。
但这专卖店的老板也不知道是不看好这款游戏的未来,还是对游戏开发商有意见,不仅说了实话,还抱怨道:“其他公司有软件上市,别的不说,总要在报纸上打几天广告吧?就这款游戏,上市了开发商什么宣传都没有,要不是他们愿意代销,我才不让这款游戏光盘上货架。”
代销说白了,就是陈霁云公司供货,专卖店老板卖出去后再结钱。
这样的好处是销售方只需要出货架,而不用承担货卖不出的风险,或者不需要压钱。所以这样的合作模式,通常意味着销售方更强势。
叶薇抬头瞥一眼柜台旁边,被其他软件广告挡住的《西行记》的广告牌,想这款游戏想打开销路估计不容易。
……
到家吃完晚饭,叶薇直接钻进了书房,拆开包装,拿出光盘放到主机读取。
光盘套装看着挺大,但里面东西不多,只有一张CD光盘,一份说明书,一张回函卡,以及一张海报。
说明书很厚,有七十多页,印刷也不错,可以看出花了钱。
而它的套装价格,在今年上市的游戏中不算贵,整套定价是六十八元。
但如果和平均工资比,这价格又不算便宜。
上一年,沪市的平均工资是八百八十九,随着物价上涨,今年工资有所上调,但大多数人的工资仍在七八百上下浮动。
和大多数人的工资比起来,六十八不算多,只占工资的不到十分之一。拿这笔钱买件冬装,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贵。
但游戏光盘买回家,既不能吃喝,又不能取暖,就算是喜欢玩游戏的人,也不一定能舍得。
何况如果是买盗版,六十八能买好几款游戏了。
价格,可能也是《西行记》的游戏光盘在货架摆了一天,却无人问津的原因。
光盘内容读取完成,叶薇操作着进入游戏。
游戏一开始,就是一段背景描述,虽然《西行记》是以《西游记》为背景制作的,但故事主角并非师徒四人,而是百年后的一名普通少年。
而在游戏中,师徒四人取到真经后并没有飞升成佛,故事在他们取到真经的那一刻,便直接戛然而止。
少年从小听着《西游记》长大,但每次听到结局,都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可不是这样,又该怎么样,他说不出来。
直到某一天,他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怪事。
后来更是有妖怪将他掳走,说他是唐僧转世,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
起初他不相信,觉得他不可能是唐僧,但短短几天时间,他就经历了几波妖怪争抢,直到被显灵的观影菩萨救下。
他问菩萨,他到底是不是唐僧?
菩萨说是。
他又问菩萨,他可不可以只当普通人。
菩萨说不能。
但菩萨又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如果他能找到三个徒弟和白龙马,重走取经路,取到真经,可以选择成为普通人。
他说如果重走取经路成功,那他还是他吗?
他不知道答案,但为了活下去,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经过菩萨指点,他修习了法术,然后循着妖怪给的线索去寻找徒弟和白龙马。
总结来说,游戏虽然叫《西行记》,但在叶薇买到的这一套光盘中,主角却没有踏上去西天取经的道路,而一直在寻找徒弟。
师徒四人集合完成,游戏就大结局了。
但叶薇不认为这是的偏题,或者故意诈骗,她认为陈霁云可能有很大的野心,想继续做《西行记2》。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开发者反复提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取到真经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师徒四人没有飞升成佛,而是投胎转世了。
但直到游戏结局,开发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反而再次将问题拎了出来,让玩游戏的人耐心等待。
因为游戏容量比较大,叶薇又比较忙,所以她玩了将近一周时间才通关。
但玩游戏的第一天,叶薇就确信它能火。
这份确信,并非源于弹幕预支,而是她在通关过程中的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