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九零之弹幕教我发家致富 > 110120(第17页)

110120(第17页)

除了办公场地,他还想换办公设备,办公桌椅还好说,公司职工基本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没谁会挑剔这个,但电脑不换是真不行。

公司里的电脑,最新的都用了差不多两年。

虽然买的时候电脑配置都挺高,但近年科技发展速度很快,计算机迭代更是迅速,两年前的高端配置,现在连中端配置都不一定比得上。

而写代码,尤其是游戏代码,对电脑配置要求很高,所以陈霁云一直都想把开发部门的电脑换掉。

但电脑价格不便宜,就算是自己组装,按照顶配算,一台没个一两万肯定下不来。研发部门有近二十人,都换新电脑的话,至少要三四十万。

未来两年情况还不知道如何,所以叶薇投的钱虽然不少,但陈霁云算算账,觉得公司其实没那么宽裕。

也因为这样,叶薇传授搞钱的方法时,陈霁云听得很认真。

虽然投资人不干涉公司事务是陈霁云的底线,但他其实不是一个听不进去建议的人,他反感的是投资人为了个人利益,对公司发展指手画脚。

叶薇只是提建议,也没有强逼他接受的意思,所以他认为这不算插手公司发展。

而云端缺钱。虽然理论上对叶薇没坏处,因为公司没有钱,陈霁云就要继续寻求投资,她也可以借机扩大自己手头的持股比例。

反正云端迟早要上市,她的持股比例,肯定是越多越好。

但如果云端一直徘徊在缺钱的边缘,就算弹幕透露的信息基本是真的,叶薇恐怕也会对这家公司失去信心,因为它搞钱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再一个,虽然看弹幕说的,宝贝星球未来能一帆风顺,但做生意怎么可能没有半点波折。而且弹幕看多了就能知道,发布弹幕的那些人了解到的信息也不一定完全准确。

叶薇心里,始终藏着几分忧虑。

所以她希望云端能早日发展起来,这样她手握信德电器、云端两家公司的股票,就算以后宝贝星球遇到什么大的困难,急需资金,她也能迅速拿出钱来。

而叶薇给陈霁云提的建议很简单。

她认为《西行记》第二部要做,但做一款游戏,没个一两年下不来,何况按照陈霁云的设想,第二部游戏更长,场面更宏伟,耗时肯定更久,所以他们没必要把赚钱的希望全压在第二部上。

更重要的是,《西行记1》的盈利潜力,叶薇认为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虽然《西行记1》的销量降得很快,但这主要是因为盗版太多了,游戏本身的热度其实维持得不错。

这一点,从在盗版越来越泛滥的情况下,第一部的销量下跌的速度却渐渐放缓可以看出来。

事实上,她对《西行记1》的销量预估比陈霁云更乐观,如果年后趋势没有太大变动,她认为游戏光盘半年销量上五万没什么问题。

所以,她觉得陈霁云可以联系工厂再生产八千到一万的光盘套装。

如果陈霁云担心那些套装生产出来后卖不完,也可以在已经生产的光盘套装售罄之际,推出典藏版游戏光盘。

听到这里,陈霁云打断问:“典藏版是?”

叶薇不答反问:“你觉得《西行记》第一部现在的版本,达到你的设想了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

因为缺钱,制作的时候配乐他能省则省,有些大场景的打斗画面,也没能按照他脑内的构想做出来。

“这就是了,”叶薇打了个响指说,“你之前缺钱,有些地方做得不如意,只能将就着来,但现在你有钱了,完全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把这些将就的部分,调整到你满意为止。另外,我们还可以调高游戏难度,或者增加难易模式,让玩游戏的人得到更好的体验。”

陈霁云越听眼睛越亮,但话到嘴边又想起什么,犹豫说道:“但这样……需要投入的资金恐怕不少。”

“需要投入多少钱?”

“至少三五十万吧。”陈霁云皱眉说道,“《西行记》本身销量就不低,再加上盗版,玩过这款游戏的可能有十几万人,发行典藏版,销量可能不怎么好。”

典藏版价格不变的话,每卖出一份光盘套装,云端差不多能入账四十三块。如果制售典藏版需要投入三五十万,那典藏版的销量至少要过万,他们才能不亏钱。

而在已经卖出几万份游戏光盘,且盗版泛滥的情况下,陈霁云认为典藏版销量过万挺难的。

叶薇想法则不同,说道:“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组织的调查,去年我们国家网民数量约六十二万,而这个数字,正在迅速增长。虽然不是所有网民都玩游戏,但我始终相信,和已经玩过《西行记》的网民数量比起来,可开发的游戏受众肯定更多。”

而且,叶薇觉得买过《西行记》的人,未必不是典藏版的受众。

事实上,她调整音乐和画面,增加游戏难度,瞄准的就是这部分买过《西行记》游戏光盘的人。

因为这部分人,大多是正版受众,他们后续继续购买正版的几率更大。而且有些游戏迷,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愿意为了调高难度的游戏花钱的。

另外,时至今日,《西行记》都没有做过大规模的广告。

后续典藏版上市,叶薇认为可以在宣传方面下点功夫,争取扩大受众群体。

如果一切顺利,多的不说,在投入不超支的情况下,保本肯定是没问题的。要是再顺利一些,卖出两三万套典藏版光盘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